摘要:更令人痛心的是,这架飞机径直坠毁在国营B.J.医学院宿舍用餐区,最终导致近300条生命消逝,其中还包括数名正在就餐的学生,这些学生仅一人奇迹生还。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6月12日,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机场的一声巨响,让印度航空AI171航班彻底载入航空灾难史。
更令人痛心的是,这架飞机径直坠毁在国营B.J.医学院宿舍用餐区,最终导致近300条生命消逝,其中还包括数名正在就餐的学生,这些学生仅一人奇迹生还。
空难的惨烈让世界舆论集体追问:拥有近百年民航历史的印度,为何始终走不出事故频发的怪圈?
其实这场2025年至今最严重的空难,不过是印度航空业乱象的又一次集中爆发,因为在印度,航空事故早已不是新闻。
就比如说在军机领域,印度平均每年都会有十几架各型战机坠毁,从老旧的米格-21到先进的美式大力神运输机,几乎没有“幸免于难”的机型。
民航领域更甚,严重空难每3至5年就会到访一次,频率高得令人麻木,而翻开印度航空的灾难档案,每一页都浸满血泪。
1985年6月23日,印度航空182号班机,波音747-237B机型,遭炸弹袭击,飞机上329人全数遇难。
1996年11月12日,新德里附近上空两架客机相撞,349人无一生还;2010年5月22日,Express812航班冲出跑道,158人殒命;2020年8月7日,Express1344航班解体,21人遇难。
近十年间,印度航空更是记录在案19起事故、99起严重事故,跑道偏离、硬着陆等问题频发,事故率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印度这样的成绩单,与其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形成刺眼反差,但就算印度民航都已经“烂”成这样了,他们的起点还并不算低,因为还有更低的。
1932年塔塔航空公司成立,在1948年正式注册,注册当年便开通了孟买至伦敦的国际航班。
理论上,近百年的积淀足以打造出体系完善的航空产业,但印度特有的发展生态,却让民航业走上了“畸形生长”的道路。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第一个肯定是飞行员的身上,截至2024年,印度各航司拥有800多架飞机,需11775名飞行员支撑运营。
而印度全国37所飞行学校每年仅能培养700至800名合格飞行员,人才缺口巨大,为填补缺口,资本家们想出了“速成妙招”。
这个小妙招最后还是在2004年被《新印度时报》曝光了,当时直接震惊了全国。
新闻报道,印度航空为缓解短缺,竟在飞行学院培养平均年龄50岁的学员,这些原本的机械师经三年培训就要驾驶空客飞机。
印航总裁辩称是为解决员工再就业,但媒体戳破真相:培养老人可扣除退休金抵学费,比招年轻人省钱得多,更荒诞的是飞行员门槛都这么底了,造假这样的事情还一直发生。
2011年,靛蓝航空女飞行员考尔・古拉蒂因伪造文件被捕,随后引发连锁反应,多家航司飞行员履历造假浮出水面。
印度航空曾宣称要严惩作弊者,却在开除18人后终止调查,背后的原因不想动脑也能知道,估计是他们查遍全国14000多名飞行员后发现,真要较真,恐怕就没人能开飞机了。
除了媒体报道,2015年,印度一个年轻人阿努潘・维尔玛的爆料更是揭开了培训黑幕。
他培训的亚什航空学校,进校就要收280万卢比(约4.4万美元)学费,而学校几乎不提供培训。
他们带着学员去体验模拟飞行,仅飞3小时就拿到360小时飞行证明,而这种“纸上飞行员”比比皆是。
据统计,印度至少1/3的飞行员是速成上岗,他们甚至还常常被安排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飞,这简直就是拿乘客的性命开玩笑。
国际民航组织数据显示,印度民航飞行员事故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4.7倍,自1950年以来,累计坠毁飞机超2800架,平均每月2.3架,堪称全球之最。
飞行员不靠谱,飞机状况更堪忧,2017年,一架A320遭鸟击后,机组竟误关正常引擎;同年AI880航班空调失效,乘客呼吸困难,哮喘病人索要的氧气瓶竟是空的。
AI171航班失事前,已有乘客曝光其前序航班空调、照明、呼叫系统全故障,这样的飞机仍被允许执飞。
不仅如此,机场设施的落后同样致命,此次失事的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跑道宽度仅为国际标准一半,还曾发生鸟击致引擎熄火事件。
2025年1月,古吉拉特邦某机场十几名员工徒手推飞机的视频疯传,这也让大家看到了,印度其实1/3的机场缺乏牵引车等设备,建设水平停留在30年前。
有人文政府严选总不会错吧,那还真不一定,2024年6月,刚翻修的新德里机场1号航站楼因降雨坍塌,致1死8伤,而莫迪此前刚为其揭幕。
同月,贾巴尔普尔、勒克瑙等多地机场接连坍塌,而勒克瑙机场的落成典礼莫迪也曾出席。
当然要说全是印度自身的问题,肯定事不现实的,飞机供应商问题也不小。
波音公司虽然很火,当时质量真的事不敢恭维,就拿上面提到的空难来说,失事的飞机就是波音787“梦想客机”。
而波音的吹哨人约翰・巴尼特也亲自揭露过,这款飞机存在严重问题,生产出来的飞机,有25%的应急氧气系统失效,员工从废料箱捡零件安装。
更讽刺的是,波音缩减质检、外包生产后,大量引入印度工人,飞控软件也交由印度公司开发,与印度航空形成“劣质互补”。
此前波音已用11亿美元与美国司法部和解两起致346人死亡的空难诉讼,如今AI171航班的悲剧,再次暴露其对生命的漠视。
层层乱象背后,是印度航空业根深蒂固的傲慢心态,出事后要么归咎于“运气不好”,要么甩锅给“外界干扰”,从不正视自身问题。
甚至在出事之后,这么令人悲痛的事情,印度电视台却用欢乐BGM报道空难,简直让人开了眼了。
近百年发展本该铸就安全屏障,却成了“空中陷阱”,飞行员造假、设备老化、基建劣质、管理混乱,再加上供应商的推波助澜,印度航空的事故率早已不是偶然。
若不能摒弃侥幸心理,正视并解决这些沉疴,未来只会有更多生命葬送在这场“人为灾难”中。
这场空难不仅是印度民航的警钟,更给全球航空业敲响了警钟:安全永远不该为利益让步,任何对生命的漠视,终将付出惨痛代价。
来源:慧心引力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