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场均10+10”这四个字,像一块烫手的饼,被很多国内球迷硬塞给杨瀚森,可现实是——开拓者内部连提都没提,他们只想要8分7板3助攻,还担心他打不到。
“场均10+10”这四个字,像一块烫手的饼,被很多国内球迷硬塞给杨瀚森,可现实是——开拓者内部连提都没提,他们只想要8分7板3助攻,还担心他打不到。
先别急着骂“看衰”。
翻一下近五年NBA二轮秀的第一季:平均出场11分钟,拿4.3分3.1板,命中率45%上下。
杨瀚森如果真能把8+7+3写进表格,已经排进同届内线前25%。
夏联四场,他场均6.8分6.3板2.8助,看着普通,但有两个细节:
1. 每次挡拆后外弹,球到他手再传出去,开拓者百回合多得4.6分——全队第一。
2. 最后两分钟体力掉档,投篮短一截,篮板卡位慢半步,这就是Richman担心的“体能墙”。
再说位置竞争。
开拓者休赛期签了比泽塔+杜普·里斯,两个熟男直接占掉替补45分钟。
杨瀚森想挤时间,只能打“第三中锋+第二策应点”的混合角色:对面上小阵容,他上去做轴;对面摆双塔,他坐板凳学。
数据不会爆炸,但每一分钟都是针对性极强的“定制课”。
国内论坛最爱拿余嘉豪对比:余第一年6.8分4.2板,命中率52%,被夸“中国约基奇”。
可别忘了,浙江给他30分钟试错,NBA不会。
把CBA时间直接平移,就像把高中月考分数贴进高考成绩单,除了自我感动,没别的用。
Richman播客里还有一句被忽略的话:“他真正的价值在Year 2-3,第一年只需要学会不犯错。”翻译成人话:别急着刷两双,先把防守轮转记熟,把罚球命中率抬到70%,把挡拆外弹三分练成常规武器。
这些活儿不起眼,却是开拓者愿意继续投资的理由。
所以,别再盯着“10+10”做梦。真球迷可以换个姿势:
看他在15分钟里能不能把助攻失误比压到2:1;
看他在第四节能不能顶住两个回合不被点名;
看他在一次暂停后能不能立刻执行出教练画的底线球战术。
这些细节攒够一整季,8+7+3就不再是“可怜”,而是“合格的新秀答卷”。
至于未来能不能15+10+5,那是后话——先把第一年活成一张不被DNP的考勤表,才有后面的故事。
来源:快乐的麻酱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