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站讯9月15日至16日,国际交流学院在明远楼N109分别召开了2022级中文国际教育专业、外事实务专业毕业生座谈会。本次座谈会聚焦毕业生毕业季的核心需求,旨在为学生提供升学、就业、论文写作、证书备考等全方位指导,帮助同学们明确任务节点与未来发展方向。学院副院
本站讯9月15日至16日,国际交流学院在明远楼N109分别召开了2022级中文国际教育专业、外事实务专业毕业生座谈会。本次座谈会聚焦毕业生毕业季的核心需求,旨在为学生提供升学、就业、论文写作、证书备考等全方位指导,帮助同学们明确任务节点与未来发展方向。学院副院长童春林、中文国际教育教研室主任赵敏、外事实务教研室主任辛汪洋、全体专任教师及2022级学生共同参加。
中文国际教育专业座谈会围绕六大板块展开,涵盖毕业论文导师安排、各类证书考取、考研规划、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实习就业渠道及现场答疑环节。童春林副院长详细介绍了导师分配情况,并强调学院将持续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支持。在证书方面,他鼓励学生积极备考大学英语四六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及教师资格证,以全面提升竞争力。针对有考研意向的学生,他系统解析了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报名时间、考试安排和备考策略。在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板块,他详细介绍了报名条件、岗位分布、语言要求及政策福利,勉励同学们积极投身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拓展国际视野,传播中华文化。在实习与就业方面,他重点介绍了多家对口企业和教育机构,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渠道,并表示学院将持续推动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更多实践平台。
外事实务专业座谈会则聚焦“证书考取、考研规划、实习就业、论文方向、导师安排、现场答疑”六大环节。辛汪洋主任指出,大学英语四六级、普通话水平测试、教师资格证是外事实务专业学生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支撑。他结合涉外岗位对语言能力和沟通素养的要求,鼓励同学们结合职业规划合理安排备考,确保在毕业前实现核心目标。关于论文方向,辛汪洋主任明确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突出“外事+”的复合特色;二是强化涉外实务导向,聚焦外事领域的真实问题,确保成果具备可操作性;三是体现行业创新价值,结合数字技术与全球治理趋势进行探索。他强调,论文必须以问题为导向,避免空泛的理论探讨。随后,童春林副院长结合考研、就业等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
座谈会最后,童春林副院长以一首题为《致国际交流学院首届毕业生》的诗歌赠予2022级全体学生。诗句饱含对学子们专业自信与文化使命的肯定,也寄托了殷切的期望与祝福:
国交首届气轩昂,中文外事技作樯。
藉得沟通求真理,交流学院育贤良。
此去传韵连寰宇,执礼四海报国彰。
逐梦扬帆风正畅,前程璀璨福绵长!
本次座谈会不仅为国际交流学院2022级学生提供了详尽的升学与就业信息,也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专业认同感。学院将继续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助力每一位学子乘风破浪,奔赴更加辉煌的未来。
撰稿:江霄 辛汪洋
摄影:赵敏 提大伟
来源:山东外事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