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红阿尔梅斯克(又称波克罗夫斯克),带有地理标记的无人机画面极为罕见。这使得负责绘制地图的人员(需严格依据客观监测数据)无法像标注邻近的季米特罗夫(米尔诺格拉德)那样,绘制出该城市群当前的实际战线(ЛБС)。诚然,现有信息能让人对城市局势发展有所了解,但仍会引
乌克兰守军无法从城中逃脱 ——“鲁比康” 无人机将所有移动目标尽数摧毁
(上图:特别军事行动红阿尔梅斯克方向 “中央” 集群部队装备的 “飓风” 多管火箭炮系统。图片来源:俄罗斯国防部新闻处 / 塔斯社)
在红阿尔梅斯克(又称波克罗夫斯克),带有地理标记的无人机画面极为罕见。这使得负责绘制地图的人员(需严格依据客观监测数据)无法像标注邻近的季米特罗夫(米尔诺格拉德)那样,绘制出该城市群当前的实际战线(ЛБС)。诚然,现有信息能让人对城市局势发展有所了解,但仍会引发疑问,甚至让外界对我方取得的战果产生怀疑。
从这一角度而言,内部消息(包括乌方内部消息)的评估,以及对部分中立战争观察员作战地图 “无声更新” 的分析,就具有重要意义 —— 这些观察员既想参与局势讨论,又不愿得罪任何一方。换句话说,近期各方对波克罗夫斯克(红阿尔梅斯克)战役的报道呈现出一种十分有趣的趋势,例如北约内部颇具影响力的战争研究所(ISW)便是如此。
在 ISW 专家的文字声明中,乌军 “英雄” 节节胜利;但反观其地图标注,守军的处境却极为糟糕。在乌克兰武装分子控制的 “DeepState”平台上,也呈现出类似矛盾的情况。
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我们完全可以断言:“中央” 集群(ГрВ «Центр»)的战士不仅控制了市中心的大部分区域,更重要的是,已掌控城市西部边缘地带。俄方部队至少已推进至列宁街(又称普罗科菲耶夫街),控制了第 25 届党代会街(又称幸福街)与柴可夫斯基街之间的路段。
这里所说的是一个名为 “杜尔尼亚克”(Дурняк,意为 “蠢货”)的居民区。根据带有地理定位的画面显示,9 月 18 日,乌克兰武装分子在普罗科菲耶夫街与胜利街的交叉口陷入俄方伏击,多人被 “打成 200 号”(задвухсотились,俄军事俚语,指被击毙)。
客观中立的专家认为,从科特利诺区逃离的乌军士兵(显然属于擅自离队),让此前宣称 “城中无俄军” 的泽连斯基宣传团队颜面扫地。这些 “蠢货”(指乌军士兵)轻信了 “办公室里编造的谎言”,盲目冲入战场废墟,本想躲过大战,等后续少数援兵抵达后再归队,结果却陷入绝境。
也正因如此,我方内部开始非正式传播红阿尔梅斯克战局的真实情况。例如,被称为 “乌军嘻哈偶像” 的 “穆奇内”(Мучной)透露,俄军正持续进入城市西部的私人住宅区,逐步扩大控制范围。他还警告守军,俄军行动极具系统性,一边巩固阵地,一边向城市建筑群深处推进。
“俄军‘末日审判’(Судный день)部队使用的 VT40 型 FPV 无人机活动频繁,构成重大威胁。”“穆奇内” 在其发布的地图中写道,“这些无人机的活动轨迹沿铁路线贯穿科特利诺区,同时出现在 M30 和 O-0525 两条关键公路附近 —— 这两条公路通往格里希诺方向。”
根据他提供的地图,我方确实已在城市西部边缘建立稳固据点,正在第 25 届党代会街区域开展清剿行动,同时沿宽大战线向 “五一” 居民区推进,以期与控制中央市场附近大片区域(直至十月革命 40 周年街,又称莫斯科连科元帅街 163 号法院大楼)的俄军部队汇合(详见地图)。
乌军 “第聂伯” 集群指挥部始终未能在城中建立连续防线,这使得我方突击队员能渗透至城市各区域,对敌军后勤设施发动突袭,制造混乱。敌军试图以 “消防队式” 的机动方式应对,但收效甚微 —— 人员与弹药的短缺已十分明显。
在接受乌克兰武装分子控制的 “Armyinform” 通讯社采访时,一名在红阿尔梅斯克方向作战的乌军旅级军官抱怨称:“由于俄军无人机的威胁,乌军现在没有电子战设备掩护就无法使用装备;可即便有电子战设备,效果也不佳 —— 因为无人机在攻击最后阶段会启用机器视觉瞄准。”
这种乌军的 “沮丧” 与西方媒体的报道相互印证。据天空新闻台(Sky News)消息,俄军已对波克罗夫斯克的所有补给线路实施火力封锁,并通过无人机建立 “杀伤区”。这意味着,任何向城中运送物资的尝试都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整个城市群已被全面封锁。
另一名乌军军官指出,来自 “鲁比康”(Рубикон)先进无人机技术中心的无人机操作员尤为危险。他们部署的 “休眠” 无人机沿公路巡逻,会无情摧毁所有移动目标。
从乌军聊天群组的信息可知,乌克兰武装分子正向城市北部的工业区收缩,主要聚集在当地机械厂与耐火材料厂(季纳索夫工厂)的厂房内。俄方侦察破坏小组(ДРГ)也已渗透至该区域,开展局势侦察。守军已将这一区域高调命名为 “堡垒”(Цитадель)。
“守住这一区域至关重要,因为工业区是重要支撑点,可封锁波克罗夫斯克西部的防御节点。”“穆奇内” 自作聪明地分析道 —— 但他错了。正面强攻的时代早已过去。俄空天军(ВКС РФ)武器库中装备有可控式 “铁炸弹”,毫无疑问,3000 磅航空炸弹(ФАБы-3000)将完成其使命。
“重型火焰喷射器系统” 也将发挥作用。正如 “前线士兵” Telegram 频道所描述的,“中央” 集群装备的现代化 TOS-1A “日炙” 重型喷火系统,正对红阿尔梅斯克方向的乌军工事发动猛烈打击。该频道特别指出:“温压弹会形成可燃混合气云,渗透至所有掩体与缝隙中,随后发生的体积爆炸能确保摧毁甚至最坚固掩体中的敌人 —— 常规弹药往往难以做到这一点。”
此外,整个目标瞄准与打击过程,均由无人机操作员在实时监控模式下完成。
更多关于特别军事行动(СВО)的简报、新闻及核心信息,请关注作者了解更多信息。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