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9日,月城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重水泄漏事故,约265公斤含放射性物质的重水外泄,再次把韩国核电的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韩国的核电站最近又出事了,还是距离我国山东半岛只有900公里的月城核电站。
9月19日,月城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重水泄漏事故,约265公斤含放射性物质的重水外泄,再次把韩国核电的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这已经不是月城核电站第一次出事了。
就在去年6月,它的4号机组乏燃料贮存池也发生过泄漏事故。
当时,虽然官方声称辐射剂量远低于公众安全限值,但储存池泄漏了2.3吨含放射性的水,怎么能让人不担忧?更离谱的是,今年1月,这个核电站的2号机组还直接将29吨核废液排入海中,氚含量超标9倍!而这次重水泄漏,距离上次事故才刚过9个月。
月城核电站的2号机组其实早就问题不断。
它早在1997年建成,2013年因为安全问题停运检修了两年,现在又接连出事,设备老化和运维能力显然出了大问题。
韩国的核电安全问题,已经不只是技术故障那么简单,而是整个管理体系都在“掉链子”。
先来聊聊“重水”是怎么回事。
重水,也叫D₂O,本身并没有放射性,但它在核反应堆里会因为中子照射生成氚——一种放射性物质。
氚进入人体后会和水分子结合,形成“氚水”,滞留体内数周甚至数月,对细胞DNA造成损害,增加癌症和遗传突变的风险。
月城核电站用的是加拿大CANDU重水堆,这种堆型的特点是可以直接用天然铀作燃料,燃料成本低,但缺点也很明显:氚的产生量比轻水堆高得多。
理论上,含氚重水应该通过专业技术处理,比如用离子交换技术降低氚的浓度。
但现实中,重水堆的密封件、阀门等部件很容易老化,再加上维护不及时,泄漏几乎不可避免。
月城核电站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更糟糕的是,月城核电站的事故类型还特别“多样化”。
冷却系统渗漏、乏燃料池漏水、核废液违规排放、重水泄漏……设备、操作、管理,各方面都在“掉链子”。
这不是某个零件坏了那么简单,而是从制度执行到设备维护再到操作纪律,问题已经全面暴露。
为了实现2036年核电占比34.6%的目标,韩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核电发展,甚至延长老旧机组的运行许可。
但问题是,维护预算不足、技术改造滞后、信息披露不及时等问题却始终没解决。
这种只看规模、不重安全的发展模式,是在积累风险。
核电站的安全问题不是小事。
韩国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制度性缺陷,下一次事故可能就会突破防线,酿成无法挽回的环境灾难。
更重要的是,韩国核电站的安全问题不仅关乎自身,还可能影响周边国家的生态安全。
对于我国来说,韩国核电站频频出事是一个警钟。
我们需要加强对周边核电站的安全监控,同时推动国际合作,确保周边的核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只有把安全放在发展的第一位,才能避免核电站成为“定时炸弹”。
来源:潇湘十二楼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