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两周,他们手里的155炮弹从每天120发骤降到不足40发,原因不是仓库空了,而是仓库到炮位的路被炸成了麻花。
“铁路一断,前线就像被掐住脖子。
”这句话不是夸张,是乌克兰东部炮兵最近的真实感受。
过去两周,他们手里的155炮弹从每天120发骤降到不足40发,原因不是仓库空了,而是仓库到炮位的路被炸成了麻花。
俄军把乌克兰铁路当成活靶子,一打一个准,连修路的工兵都成了二次打击的“套餐”。
先说最疼的那几锤。9月13日凌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一处编组站被“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直接掀顶,六台电力机车头当场报废。
同一天,哈尔科夫方向的变电站被无人机群反复点名,修电缆的工程师刚爬上去,第二轮炸弹就落下来了。
这不是瞎蒙,是有人盯着监控画面算时间差,像打游戏卡复活点一样恶心。
北约不是没想办法。
热舒夫机场那条老路现在基本瘫痪,波兰境内的铁轨被炸得跟钢琴键似的。
于是美国人开始琢磨“北欧走廊”——从荷兰鹿特丹装船,拉到德国不来梅港,再换火车穿过丹麦、瑞典、芬兰,最后从罗瓦涅米拐弯进乌克兰。
听着像环球旅行,实际光是海关手续就要盖二十多个章,等炮弹运到,可能顿巴斯的战壕都换了两拨人。
更尴尬的是钱。
德国铁路公司私下算过账,走新线路每吨军火的运费要翻三倍,这还没算瑞典境内那堆限速40公里的老铁轨。
波兰人直接甩脸色:要么你们自己掏钱修,要么继续用我的路挨炸。
北约内部视频会议开得跟吵架似的,荷兰代表抱怨“我们不是在运武器,是在运黄金”。
俄军这边也不是没有漏洞。
他们的无人机电池有一半是深圳某厂2023年的库存,飞着飞着就迷航,偶尔把自家别尔哥罗德的仓库炸了。
但架不住量大管饱,每天凌晨三点准时打卡上班,像闹钟一样准时。
乌军现在流行把备用铁轨藏在幼儿园操场下面,因为俄军至少还不敢炸滑梯。
最惨的是那些修铁路的工人。
第聂伯河右岸的抢修队现在标配防弹衣和铁锹,头盔上贴着反光条——不是为了安全,是为了让无人机看清楚他们是平民。
有个老哥在tiktok发视频,说“我们不是在修铁路,是在给炮弹争取投胎的时间”。
底下评论区一堆人问他缺不缺扳手,看着心酸又好笑。
说到底,战争打成了物流战。
乌军手里的M1A1坦克再先进,没柴油就是一堆铁;海马斯火箭炮再精准,没弹药不如烧火棍。
俄军显然看明白了这一点,与其在前线硬啃堡垒,不如在后院烧粮仓。
这招确实阴,但有效。
现在最魔幻的场景出现在利沃夫火车站:北约的军列白天停在站台装货,晚上俄军卫星过顶拍照,第二天同一节车厢可能就出现在“电报”频道的打击视频里。
有乌克兰军官自嘲:“我们像在给俄军直播带货,包邮到家。
”
接下来三个月很关键。
如果北欧走廊能跑起来,乌军或许能攒一波弹药打反击;如果俄军继续把铁路当面条切,前线可能真的要啃树皮了。
至于那些还在争论“该不该援助”的政客,建议他们先来乌克兰坐一次运炮弹的火车——不用多,坐两百公里就够。
来源:莫迪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