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孙颖莎说:“对手都拼得很凶,都是全力以赴没有包袱的,这和我以前打比赛的感受不太一样。”这是她接受《乒乓世界》采访时的真心话。洛杉矶奥运周期以来,陈梦退出世界排名没回国家队,孙颖莎从“双子星”变成“独一份”,外界的拼劲全冲她来了。
孙颖莎说:“对手都拼得很凶,都是全力以赴没有包袱的,这和我以前打比赛的感受不太一样。”这是她接受《乒乓世界》采访时的真心话。洛杉矶奥运周期以来,陈梦退出世界排名没回国家队,孙颖莎从“双子星”变成“独一份”,外界的拼劲全冲她来了。
洛杉矶奥运周期开始后,陈梦慢慢淡出视野,世界排名也没了身影。孙颖莎突然成了国乒女队的“顶梁柱”,以前有陈梦一起扛着,现在每场关键球都得她上。去年阿斯塔纳亚锦赛女团决赛,她熬不住输了球,不是技术不行,是心里弦绷太紧:对手个个盯着她拼,国乒又依赖她,她还没适应“独大”的压力。
采访里她讲那阵子连训练都觉得累,不是身体累,是心里像压了块石头。直到李隼指导跟她讲“事不经历不觉难”,她才慢慢想通:与其盯着最后的大满贯,不如把目标拆成每天的训练,比如今天练好用反手接弧圈,明天琢磨怎么破解对手的快攻。
最近孙颖莎的状态慢慢稳了,世乒赛女单卫冕后,她的训练更细了:以前练球只盯赢,现在会特意找队友模拟外协会对手的球路,比如张本美和的快攻、桥本帆乃香的相持。王曼昱也在恢复,上周训练馆里她练了三个小时步法,教练说她的反手力量快回到巅峰。蒯曼和陈熠更拼,上次队内赛蒯曼赢了孙颖莎一局,陈熠的正手弧圈也有进步。
外协会那边张本美和拿了日本联赛冠军,教练是以前的中国选手,专门研究孙颖莎的球路。国乒教练组也在调整:马琳不再让孙颖莎场场都上,偶尔给她放两天假调整,李隼还找了心理老师帮她疏解压力。
其实以前国乒也有过“独大”的情况,比如张怡宁当年王楠退役后她一个人扛着,那会她也遇到过对手拼得凶的情况。张怡宁的办法是“把对手的拼劲当成动力”:你拼我更拼,而且比你更稳。再看孙颖莎的技术:她以前反手有点弱,现在特意加练了反手拧拉,上次队内赛用反手赢了王曼昱的弧圈。还有她的心态:以前输球会哭,现在输了会找教练分析“刚才哪球没处理好”,这就是成长。
外协会的张本美和,她的教练是以前的中国选手,专门研究孙颖莎的球路,所以孙颖莎现在练球会特意加一些“变线”,比如正手突然打对角线,让对手摸不着规律。李隼还给她找了个“技术顾问”,是以前的男队队员,帮她完善“前三板”战术,比如发短球后立刻拉长线,让对手来不及反应。
孙颖莎这孩子不容易,从“双子星”到“独挑大梁”,换谁都得缓阵子。建议她继续保持“简单的心”:别想太多大满贯,就盯着每天的训练,比如今天把发球练得更刁点,明天把防守补得更牢点。国乒也得松松手:别让她场场都打,身体累倒没事,心累才熬不住。观众也别催,大满贯不是急出来的,等她把心态稳好了,冠军自然来。
来源:秃子聊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