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派”良种“烤”出真金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1 09:27 1

摘要:稻浪翻滚,金穗垂首。9月19日,在湖北武汉蔡甸区大集街龙泉村的研发繁育基地里,一场关乎“米袋子”与“金种子”的盛会——“2025年武汉市水稻新品种展示现场会”举行。55个水稻新品种在统一田间管理下“同台竞技”,接受持续高温的严峻“烤”验。最终,“十大田间表现优

“2025年武汉市水稻新品种展示现场会”举行,55个水稻新品种同台竞技。人民网记者 郭婷婷摄

稻浪翻滚,金穗垂首。9月19日,在湖北武汉蔡甸区大集街龙泉村的研发繁育基地里,一场关乎“米袋子”与“金种子”的盛会——“2025年武汉市水稻新品种展示现场会”举行。55个水稻新品种在统一田间管理下“同台竞技”,接受持续高温的严峻“烤”验。最终,“十大田间表现优秀金奖品种”出炉,为“江汉大米”品牌走向全国输送强劲的种子力量。

高温“选秀”,良种“烤”验见真章

专家观察试验田中的新种子种植情况。人民网记者 郭婷婷摄

“这个品种抗性非常好,抗倒性特别强!今年前期高温、后期暴雨,它都挺住了,没出现倒伏!”一望无际的稻田中,湖北中香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邢冬指着编号Z10的稻穗兴奋地介绍。

由于实现了香气与口感的双突破,非常受米厂青睐。“订单收购价较普通稻谷高出40%以上。”邢冬说。

不远处,湖北润禾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罗道越也满脸喜悦地捧起自家品种“野香优丰占”的稻穗。“我们公司研发的稻种已经连续几年获金奖了,今年又送了这个新品种来参评。它抗倒伏、丰产性好,做订单农业收购价能达1块7毛多一斤,远高于普通稻谷。”优质香稻让农民看到了“好种出好价”的希望。

科技赋能,“汉派”种业强势突围

专家盲选评出“十大田间表现优秀金奖品种”。人民网记者 郭婷婷摄

依托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研发优势,武汉已构建起从基因编辑、分子育种到品种推广的完整种业创新链。这种“高校育种、企业转化、市场推广”的协同创新模式,正为长江中游地区种业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

“我们不仅看产量,更看重品种在高温逆境下的抗性、适应性和综合表现。”评审组组长、湖北省农科院院长游艾青介绍,此次评选由9位专家盲评产生,最终产生了早熟中籼稻组“直播之星”以及迟熟中籼稻组“移栽之星”。早熟中籼稻组邦两优6118、迟熟中籼稻组两优2056各自夺得组别冠军,展现出“汉派”水稻育种在抗逆性、优质化方面的突破。

“我们团队研发的红莲型杂交水稻育性调控机制,通过与企业合作迅速转化为品种优势。”武汉大学教授、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胡骏表示,武汉通过建立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设立种业专项基金等举措,有效打通了实验室到田地的“最后一公里”。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一级调研员徐建华表示,此次活动是对武汉水稻育种创新成果的集中检阅,有效推动“汉派”优种延伸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订单引领,好种子带来好“钱景”

专家观察试验田中庄稼的长势。人民网记者 郭婷婷摄

据悉,武汉“十大田间表现优秀金奖品种”评选已连续举办九届,不仅推出一批如“华夏香丝”“鄂中5号”等深受市场欢迎的“江城优米”,更有多项品种推广面积超百万亩,成为“江汉大米”的主力军,助力鄂米出省、走出新“稻”路。

“我们下周二就在宜城开推广大会!今年农民反馈特别好!”邢冬信心满满地说。罗道越也表示,他们的品种做订单种植非常受欢迎,“老百姓靠的是产值,好品种才能带来好收益。”

“武汉种业创新不仅服务本地,更为全国粮食安全提供品种支撑。”游艾青表示。据悉,武汉选育的多个优良品种已在湖南、安徽、江西等水稻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展现出广泛的适应性。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将继续强化种业科技创新,建设国家级生物育种平台,打造集研发、生产、加工、交易于一体的现代种业产业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多“武汉力量”。

微风拂过,稻香阵阵。专家、企业代表和农民们在田埂上热烈交流,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场“田间选秀”不仅选出了良种,更展现了武汉打造“中国种都”的决心与实力——用科技培育良种,用良种带动产业,用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让“中国碗”盛满更多“武汉粮”!

来源:天涯沦落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