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广东省召开2025年表彰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大会,表彰新一批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其中,石碣实验小学教师陈淑华获评省特级教师,石碣袁崇焕中学教师邓艺群、石碣中心小学教师李慧英、石碣实验小学教师杨奕平荣膺“南粤优秀教师”。多年来,他
近日,广东省召开2025年表彰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大会,表彰新一批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其中,石碣实验小学教师陈淑华获评省特级教师,石碣袁崇焕中学教师邓艺群、石碣中心小学教师李慧英、石碣实验小学教师杨奕平荣膺“南粤优秀教师”。多年来,他们在教育教学及教研一线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在各自岗位上取得了突出成绩,展现了新时代广东教师的风采。他们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也是石碣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陈淑华:做“教育家型教师”成就自我 点亮他人
陈淑华,小学正高级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援疆“五个一”工程先进标兵、东莞市特色人才、东莞市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工程工作站主持人、东莞市第四和第五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东莞市第一批教学能手、东莞市第二届“最美教师”。
做“教育家型的教师”一直是陈淑华的梦想和追求。多年来,她始终保持“五个多”的学习状态:一是多看精品课例;二是多听名家讲座;三是多读专业类书籍;四是多问教学上的疑惑;五是多研究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在人生的目标清单中,陈淑华坚持做教育科研工作,“科研就是在教学实践中摸爬滚打开悟后找到的窍门,上升为文字归纳,最后反哺教学。”她主持或参与的省、市7项课题获普教科研成果奖,7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或获奖,优课、微课、教学设计、论文均获市级一等奖,在新疆、贵州、珠海、韶关、东莞等地也都留下了她分享教学经验、传播理念的身影。2022年1月出版了个人专著《滋兰九畹》。
邓艺群:“五心三意”点亮学生成长之路
邓艺群,东莞市优秀教师、东莞市名班主任培养对象、东莞市班主任带头人、东莞市学校共青团工作先进个人、东莞市优秀团干,镇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镇优秀教师、镇师德先进个人。
23年的讲台坚守,邓艺群深知,深厚的教育功力,源于永不停歇的思考与实践。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她从没有放松对专业的追求。为了打磨一堂好课,她常常熬夜修改教案,反复打磨教学细节;为了提升专业能力,她主动参与市级学科课题研究,在实践中探索教育规律;为了拓宽教育视野,她坚持撰写教育论文,多篇文章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
即便工作千头万绪,邓艺群始终牢记育人是主责主业。23年的教育时光里,邓艺群用“五心三意”的坚守、以生为友的真诚、以研促教的执着、立德树人的担当,用爱浇灌每一颗年轻的心灵,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学生们的精彩人生,也书写了一位教育者对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深情与对卓越的追求。
李慧英:教学科研并举 润物无声育新人
李慧英,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东莞市优秀教师,东莞市第三、五批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东莞市首批小学语文教学能手,石碣镇先进教育工作者。
从教25年来,李慧英在担任常规教学任务的同时,刻苦钻研教材、研究学情,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活动,多次主动承担校内外示范课、观摩课等教研任务,她主持市级德育课题2个,省级重点课题1个,参加省级课题研究5项,市级课题研究15项。获得教育创新成果奖9项,部分论文还在《师道·教研》等期刊上发表。
作为市、镇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李慧英利用工作室平台,通过实践探索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专家引领与自主研修相结合、合作研讨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学习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研促教,研教结合,着力提高工作室学员的班主任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在她的指导下,不少青年教师都取得了进步,有的成长为镇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有的被评为市班主任带头人,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杨奕平:潜心耕耘26载 创新教学培英才
杨奕平,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东莞市首批名师培养对象,东莞市教学先进个人,东莞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理事会理事。
从教26载风雨兼程,杨奕平钟情于小学数学教育事业。他着力打造“先学后导”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播撒着数学的兴趣种子,为孩子们认知世界、建立逻辑思维构筑坚实的根基,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杨奕平出版专著《行进在教学的路上——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系统阐述自己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
杨奕平注重科研兴教,自2007年开始作为课题主持人申报并参与课题研究工作以来,科研工作从未间断。到目前为止,他主持或参与研究的省市立项课题10个,已获省市科研成果奖7个。作为学校的科研负责人,他鼓励老师们积极申报省市课题立项和成果奖,自2012年以来,学校共有54个课题在省市立项,20个课题获省市科研成果奖。
南方+记者 吴擒虎
通讯员 梁雪君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 吴擒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原始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