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9月16日,据菲律宾ABS-CBN电视台报道称,就在中方对外宣布在黄岩岛建立自然保护区后不久,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和菲律宾水产和渔业资源局派遣10余艘各型号巡视船于16日凌晨突然前往黄岩岛附近海域执行侵闯挑衅任务。
编辑|L.Y
当地时间9月16日,据菲律宾ABS-CBN电视台报道称,就在中方对外宣布在黄岩岛建立自然保护区后不久,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和菲律宾水产和渔业资源局派遣10余艘各型号巡视船于16日凌晨突然前往黄岩岛附近海域执行侵闯挑衅任务。
2025年9月16日凌晨,菲律宾方面组织了十余艘公务船从不同方向试图非法闯入中国黄岩岛领海。中国海警依法采取了一系列必要措施,包括喊话警告、航路管制和水炮喷射等,有效拦截和驱离了菲方船只。
不仅如此,当天上午10时左右,菲律宾3014号公务船甚至以危险方式故意冲撞正常执法的中国海警船,发生了擦碰事件,责任完全在菲方。
菲律宾给出的“历史依据”,是美国与西班牙签署的《巴黎条约》,而他们则以美西两国对黄岩岛“拥有主权”为借口,多次表示自己也继承了“主权”。这种说法极其错误,因为美西的双边条约没有得到中国承认,怎么能成为黄岩岛主权的依据?就算按照菲律宾的逻辑走,在美西的《巴黎条约》一系列文件中,规定了菲律宾的明确领土范围,其中也不包括黄岩岛,也没有巴丹群岛。
中国海警那边,早有准备。黄岩岛附近本来就有12艘执法舰艇和海军船,加上5艘大型渔船,布了个铁桶阵。凌晨4点多,菲律宾船刚集结好位,中方就行动了。先是喊话警告,通过无线电和扩音器反复通知退出领海。菲律宾船不听,还加速冲,部分已经进到24海里毗连区。
中方马上启动航路管制,4202舰、3305舰这些在内侧高速拦截,挡住去路。3302舰和5101舰从侧翼包抄,3301舰和3306舰堵东南方向,21559艇负责高速穿越制造压力。菲律宾船想绕,也绕不开,整个阵型被卡得死死的。
法理层面,黄岩岛长期为争议热点。
路透称该海域距菲律宾本岛约200公里,处于其专属经济区主张范围;但自2012年以来,中方实际控制明显增强。
2016年南海仲裁案虽否定“九段线”相关权利主张,但中国未接受该裁决;菲方近期更以此叠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进行外交抗议。
就在此次事发前,中国国务院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由国家林草局另行明确面积与分区,中方强调生态保护与执法监管职责。
这一新剧本的核心情节,就是事前宣布设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步棋走得相当高明,在战略上实现了“以保代控”,一下子就把议题从充满争议的主权纠纷,重新定义为看似中立且正当的“生态保护”和“国内执法”。
“采取管制措施”这个官方新用词,也取代了以往的“警告驱离”。这一转变,标志着中方从被动应对闯入者,转向了主动塑造现场秩序的“管理者”。
为了给这个新剧本增加历史的厚重感,中方还引用了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的历史作为“序幕”。这个情节旨在论证,今天的管控行动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有着深远的历史延续性,以此来对抗菲律宾基于近代条约的单薄叙事。
这场对峙的最终成败,不仅取决于现场的物理控制,更关键的是在信息战中,谁能牢牢掌控“表演”的节奏和“叙事”的定调权。
双方都看准了凌晨这个时间窗口。菲方集结了超过10艘公务船和数十艘民用渔船,计划多方向并进,利用民船作掩护,试图打一个时间差,压缩中方的反应时间。他们想演一出“拂晓突袭”。
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当中方决定要导演这场戏时,演员早就提前就位了。凌晨3点,中方海警4409舰、8301舰等舰船已经完成了隐蔽占位。等到清晨5点,一个巨大的半圆形包围圈悄然形成,如同一张大网,精准地封锁了潟湖的唯一入口。
菲律宾的“突袭”行动,戏剧性地变成了中方“收网”表演的开场。整个行动过程被形容为“干净利落”,堪称“教科书级别”。
冲突的“高潮”部分,是菲方那艘编号3014的船艇与中方海警船发生的碰撞。对于这一关键情节,中方迅速出手定性,直指其为“危险机动”,第一时间抢占了信息发布的道德高地,将物理接触的责任牢牢钉在了对方身上。
从无线电喊话警告,到逐步缩小包围圈施加压力,再到最后使用水炮进行警示,整个过程层层递进,有理有据。最终,“拦阻—驱离—定调”的节奏闭环完美形成。
最耐人寻味的,是这场戏的落幕方式。以往在类似事件中极度擅长媒体公关、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哭诉的菲律宾方面,这次却一反常态地“集体失声”。这不是简单的公关失误,而是他们的“受害者”剧本,在中方干净利落的现场控制和强大的叙事压制面前,已经彻底“演不下去”了。信号消失、原地停滞,最终被迫撤离,物理上的失败导致了信息战上的溃败。
黄岩岛的这次对峙,是一次典型的“叙事冲突”。胜负手不再是单一维度的军事或法律优势,而是考验谁能将物理力量、法理依据和信息传播这三大要素,融为一体,形成一套具有说服力的、能主导外界认知的综合导演能力。
设立自然保护区的举措,清晰地表明中国正试图为南海构建一套由自己主导的、可预期的治理剧本。未来的南海博弈,将更加考验各方构建和推销自身叙事的能力,谁能赢得未来的“剧本”编写权,谁就能真正掌握主动。
参考信源:中国海警:菲10余艘公务船侵闯中国黄岩岛领海,其中一艘故意冲撞中方海警船 2025-09-16 14:34 正观新闻
菲律宾船只侵闯中国黄岩岛领海,中国海警依法反制 2025-09-17 06:41 环球网
吹雪帝:让菲律宾人挥白旗,我海警船配备的水炮是怎样一种存在? 2025-09-17 14:14 观察者网
来源:青天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