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作为重要能源基地,已探明矿产资源达48种,其中煤炭储量29.6亿吨、石灰石24.28亿吨、石英石5.69亿吨,特殊的地质条件使得爆破开采成为必要手段。鄂托克旗公安局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办公室创新推出“1820”民爆监管模式,以科技赋能破解安全治理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作为重要能源基地,已探明矿产资源达48种,其中煤炭储量29.6亿吨、石灰石24.28亿吨、石英石5.69亿吨,特殊的地质条件使得爆破开采成为必要手段。鄂托克旗公安局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办公室创新推出“1820”民爆监管模式,以科技赋能破解安全治理难题,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民警到煤矿企业开展民爆物品安全检查
2024年,全旗炸药使用量飙升至11.6万吨,雷管用量更是达到332万枚,核发民爆物品购买证及运输证共计25774份,成功实施安全爆破作业12670次。这些数据在全市范围内分别占据了25.6%、32.48%、25.77%与29.6%的比重,庞大的爆破材料使用量的背后,承载的是沉甸甸的安全职责。
公安机关为某企业规范实施爆破作业
在鄂托克旗公安局党委及上级部门的指导下,鄂托克旗公安局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办公室的全体民警辅警创造了全旗连续十年无爆破事故的安全业绩。然而,爆破作业的安全风险始终不容小觑,作业现场仍然是爆破事故易发的重灾区。自2025年起,旗公安局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办公室积极响应旗公安局党委关于信息化建设的号召,积极探索民爆物品监管新路径,填补爆破作业现场监管空白。
举办全旗涉爆企业安全员培训会
在实践探索中,“1820”监管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以严密的架构与全面的监管举措,为爆破作业的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1”代表着加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预防爆炸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公共安全的一个核心目标,贯穿于监管的每一个环节。“8和2”则是依据爆破作业流程精心挑选的监管要点,爆破作业单位需向监管平台上传8个关键视频与2组重要图片,涵盖了从现场勘验到爆后总结的十个关键环节。民警通过实时审核这些视频与图片,并结合《民用爆炸物品安全检查表》中的123项指标,对每次爆破作业进行详尽的量化评估。每季度,根据评估结果对爆破作业单位进行排名,排名靠后的单位将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接受更为严苛的监督检查,以此激励各单位不断提升爆破作业的自主安全意识与作业规范性。“0”则象征着最终的愿景——实现爆破事故零发生。
自“1820”监管模式实施以来,过去因爆破作业单位及工作人员违规操作而潜藏的安全隐患逐渐得到消除。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为矿山企业的稳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爆破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不仅提高了矿产开采效率,还进一步增强了作业的安全性。这一模式赢得了辖区业界的高度赞誉,被视为爆破作业领域安全生产的又一道坚固屏障。
民警远程开展日常安全巡查
同时,随着防爆摄录仪的配备,“1820”监管模式也将迎来进一步的升级。鄂托克旗公安局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办公室将安全监理、现场分发雷管等环节将被纳入监管范畴,充分发挥旁站监理的作用,确保雷管的领取与使用严格对应,做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的末端控制。
从“汗水监管”到“智慧监管”,鄂托克旗“1820”模式的成功实践,生动诠释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深刻内涵。
温馨提示
亲爱的小伙伴:
来源:平安鄂尔多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