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还在坚持,他们的善意得到回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0 19:29 1

摘要:“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社会经济经历四十余年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传统的公益方法与叙事开始松动,社会创新的多元解法在各领域悄然生长。如何让更多群体获得美好生活与个人发展完善的机会,成为当下公益行业面临的新挑战与目标。

2025年,中国社会的公益事业,在新的形势下,在摸索中前进。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社会经济经历四十余年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传统的公益方法与叙事开始松动,社会创新的多元解法在各领域悄然生长。如何让更多群体获得美好生活与个人发展完善的机会,成为当下公益行业面临的新挑战与目标。

作为时代的观察者与记录者,南风窗自1985年创刊以来,一直秉持“为了公共利益”的初心。2003年起,南风窗推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榜单,持续关注每年在公益领域有影响力、有创新精神的个人、组织与案例。

「此刻在改写——2025南风窗社会创新·Now Echoing」活动现场

2025年9月19日,南风窗以“社会创新·Now Echoing”为主题,邀请了一批勇于改写当下的行动者汇聚广州,围绕企业社会责任、公益创新、技术赋能、社会议题回应等方向,一起探讨关于公益更长足发展和多元延伸的可能性。

二十余年过去,南风窗仍站在公益观察的一线,邀请致力于让社会变得更美好的各界力量,在广州热烈明媚的初秋,邀请每一份声音,发出并加入社会创新的回响。

「此刻在改写——2025南风窗社会创新·Now Echoing」活动花絮

公益,可持续

公益需要定义,更需要凝聚共识,拓展全民参与的边界。

会上,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围绕“绿色金融”和“可持续社会驱动创新”的主题发表了致辞。在连平看来,自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后,随着国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继续,健康、环境也被纳入整个社会生态的一部分,所谓“可持续的社会创新”,即旨在提出一个更良善的思路和适合的技术工具,解决全球气候变化、资源分配等诸种社会问题。

这要求创新必须兼顾社会的微观主体企业和宏观的社会公共利益。对此,连平强调,对公益事业的评价维度,应该围绕“环境”“社会影响”“经济可持续性”和“参与”等四个方面的指标展开,以达成更为综合、动态的评价框架。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目前来看,可持续的社会创新已经从理念的倡导走到了规模化的实践,不再停留在纸面上或专家们口中,而是被广泛接受,并在政策和技术实践模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成为全球应对环境和社会挑战的重要的途径。”

公益创新,需要萌发,更需要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回应紧扣现实需求的呼声,去开拓更宽裕阔绰的可能。

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创始人陈行甲分享了自己对“社会创新”四个字的看法。陈行甲坦言,他理想中的公益,是“在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层面能有所作为”,这也是对这次“此刻”主题的回应和号召。

陈行甲从事公益慈善实践已有9年多了,近两年来,他在不断调整和改善自己的公益方向,如今,他愈发意识到中国民间与政府联合的力量不可小觑。陈行甲强调,这也是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一种精神延展。

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创始人陈行甲

向世界传播中国民间的情感与气度,既是民间渠道和机构的优势,也是某种义务。陈行甲强调,虽然自己如今正在做“纯民间的公益慈善”,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公益客体,“我是一个共产党公益人,我只是辞去了我的行政职务,但我依然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来基层(进行)培训的。”

如何通过民间渠道讲好中国故事,是当下我国现代公益的新课题。陈行甲坚信,“关于爱,关于行动,是我们共同的未来,这是世界的路。”

从人到人的链接

公益需要从人出发,最终抵达人。

最初开始从事公共事业的中国公益人,他们为何为公?又如何在必要范畴内兼顾私?

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张宝艳回忆自己刚建立网站时受到的挫败,21世纪初,大家都默认“打拐”是政府和警方的事,不断有人认为他们“出风头”“作秀”“骗钱”。加入一个QQ群聊做宣传,刚进去就被“踢”了出来。

但纵有千难万险,从“宝贝回家”成立至今,张宝艳始终坚持“不收一分钱”,“我的想法很简单,能帮助一个家庭找到孩子,都值。”

不图利的事,起步总是难。需要的不仅是行动者的毅力和决心,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共识和信心。

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张宝艳

亚洲公益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黄晓明明天爱心基金秘书长、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特聘教授黄鹂强调“公益即共益”。作为一名职业公益经理人,黄鹂与黄晓明、林志玲等明星合作多年,她认为,明星经纪公司亦是企业的一种,她用与明星平等对话的专业态度,呼吁大家一起迎接“共益时代”。

2019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这意味着“善经济”时代的到来,公益开始参与经济和社会建设。黄鹂认为,公益人、公益机构的服务水准和生产力,应当跟得上行业迭代中不断浮现的新需求。

亚洲公益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黄晓明明天爱心基金秘书长、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特聘教授黄鹂

“名人公益最大的价值,在于社会影响力以及是否在现场。”在黄鹂看来,做名人公益有一套方法论。首先是洞察公益心态,比如自发回馈社会期待,自觉将公益作为事业而付出,或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她曾经问黄晓明,为什么要坚持做公益,黄晓明的回答是:“我觉得我已经到这个位置,社会给予我那么多关爱和价值,我就是应该去做这件事情。”

服务于名人公益时,黄鹂会贴合名人优势、特点和偏好个性化地定制公益项目内容,并基于社会痛点,“以终为始”倒推项目闭环解决真实问题,通过透明执行流程、调动内外资源、走向国际等方式扩大影响力。

“我们有100种方法让受助者受益,让捐赠方放心和成长的办法却相对罕见。”为此,黄鹂提出重视“居间者思维”,做好捐赠人和受助者的平衡。

一直以来,公众对名人公益存在诸多误解,主动打破盲区是公益人与机构的重要职责。在黄鹂看来,对现代公益的要求,首先是执行要透明,解决信任的老大难问题。“整个执行过程一定要公开,要透明,要主动去公示”,“携手明天”就是一个成功的行业案例,黄鹂通过有效的规则设计和执行把控让爱心艺人不再有后顾之忧,目前已有115位一线艺人参与到联合救援的行动中。

只要有所突破,就是改写的一部分。

希望与信念

公益的底色,是传递于人的温暖和善意。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已经用了许多实践效果来证明这份温度的力量,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希望工程项目”,如今已入驻了超过750万名学生,援建了2万多所希望小学。互联网领域,通过技术赋能和机制创新,有越来越多公益项目打破了时空限制,将公益创新为一场全民参与的社会盛事。

公益的价值内涵正被延伸与改写。亚洲公益事业研究中心(CAPS)大中华区研究与咨询总监江安琪从行业视角出发,认为“公益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传递温暖,更在于让社会资源能够更高效地服务于公共利益。”

亚洲公益事业研究中心(CAPS)大中华区研究与咨询总监江安琪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核心要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碰撞和交流。

亚洲公益事业研究中心是一家成立于香港的知识型研究机构,自2013年成立以来,一边在各地深耕公益实践,一边将专业洞察传递出去。江安琪说,他们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研究与交流工作,推动志愿者、企业、基金会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对话、理解与合作。

如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复杂,比如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的增加、人口老龄化等,除了善意与温度,公益要走得更远,整合多方资源、打破单一主体模式,成为未来的必然。

紧随其后的嘉宾圆桌座谈环节,益盒CharityBox联合创始人兼CEO李治霖、三一基金会能力支持业务总监王龙玺、满天星公益创始人兼CEO梁海光,围绕“当一个有效的理想主义者”的主题,展开了精彩的头脑风暴。

圆桌座谈环节

关于“有效公益”的概念,李治霖认为,所谓有效公益,即将做公益的善心与理性结合,“用心去互换慈善事业,用头脑和科学将善心转化为效果和影响力。”

王龙玺同样从公益效益方面出发考量,提出了“科学公益”的概念。他认为,衡量一个公益组织是否优秀,关键在于有无从自己的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与方法论,如此才能更好地评估自我建设和实践的效果。“公益不该停留在感人的画面,而是应该思考我们的资源到底投到哪里。”先找到“扎扎实实做事情”的人,再为好的项目筹款。

面对做公益过于强调量化和理性,是否“太冰冷”的质疑,李治霖认为,做公益,不能对数字的量化和效果的强调产生畏惧之心,数据和效果,是为了优化制度,是为了“更深层次的追求”和“更大的热情”,以便能将事情做得更扎实,影响更大面积的人。

作为一个公认的好的公益项目,满天星致力于推广儿童乡村阅读,这13年来,梁光海见证了阅读如何改变乡村孩子和教师以及家长的知识体系和精神面貌。

梁海光认为,“数据一点都不失温度”,公益一定要有感动人的东西,但感动之外,还需看到科学的、理性的、有效的数据呈现。

比如,一间图书馆里的3000本书里,有80%的书目都被孩子和家长借阅了,这个真实的数据能激励满天星继续将乡村阅读推广下去,也能打动更多捐赠者走进这场阅读的盛宴当中。“如果没有一些有温度、有成效的数据呈现给捐赠者,我压根没有勇气向他们(捐赠者)再开口要钱。”梁海光说。

王龙玺认为,一个有长期信念和理想主义的公益组织,都秉持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信念。李治霖说,“公益是能够让人看到希望的”,希望是能鼓励人一直在公益的大道上走下去的动力。只有汇聚起信念与希望,公益的力量方可编织出一幅漫天星光的美好蓝图。三名公益青年的行动与思想证明了,公益这项长期主义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激励,才可能达到更好的大同世界。

而南风窗“Now Echoing”的寓意,也由于碰撞和激发,在此刻被拭亮光芒:此时此刻正在被听见的声音,会激发出真正的社会创新的回响。

从个人的微小发声、到群体的集体共振,它们彼此碰撞,彼此放大,最终汇聚成推动现实改写的力量。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