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四季度DRAM产品协议价格预计上涨15%-30%”,2025年9月,三星向大客户发布调价通知,拉开了存储芯片行业新一轮涨价的序幕。
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暗流涌动,三星、美光等国际大厂相继调价,国内产业链正迎来一轮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第四季度DRAM产品协议价格预计上涨15%-30%”,2025年9月,三星向大客户发布调价通知,拉开了存储芯片行业新一轮涨价的序幕。
与此同时,美国美光科技也通知渠道,所有DDR4、DDR5、LPDDR4、LPDDR5等存储产品全部暂停报价,协议客户价格全部取消,相关产品价格或将上调20%至30%。
存储芯片作为半导体行业的“风向标”,其价格波动直接反映了全球科技产品的需求变化。2025年以来,存储芯片行业供需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根据QYResearch调研统计,2031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销售额预计将达到158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9.3%(2025-2031)。
AI算力需求的爆发性增长是这一轮行情的主要推手。AI服务器、数据中心对DRAM的需求激增,带动全球DRAM市场规模及存储芯片产业链持续扩张。
市场变化不仅源于需求增长,还与供给端的战略调整密切相关。2025年4月,海外原厂接连宣布将停产DDR4、LPDDR4X等旧制程DRAM产品,导致市场需求难以得到完全满足。
全球存储芯片市场长期以来呈现高度集中的格局。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三大巨头宛如鼎立的行业巨擘,牢牢把控着存储行业命脉。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SK海力士以36% 的DRAM营收份额位居榜首,三星(33.7%)与美光(24.3%)紧随其后,三家合计占据全球DRAM市场94%的份额。
在NAND闪存领域,三星以31.9%的市占率领跑,SK海力士(含Solidigm)以16.6%位列第二,美光、铠侠和闪迪则分别占据15.4%、14.6%和12.9%的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第二季度SK海力士营收达161.7亿美元,同比增长35%,营业利润暴涨69%,首次超越三星成为全球存储市场销售额第一。
面对国际巨头的垄断地位,中国存储芯片产业正在快速崛起。目前国内存储芯片自给率不足20%(DRAM/NAND国产化率仅5%/10%),政策端“强链补链”导向明确。
2025年工信部将存储芯片列为“十四五”重点攻关领域,在此背景下,具备“技术储备+客户资源”的本土企业正优先受益。
中国存储芯片企业涵盖了设计、制造、模组与品牌、以及产业链支持与服务等各个环节,构成了完整的存储芯片产业链生态。
国内存储芯片设计龙头,全球领先的NOR Flash供应商,同时通过与长鑫存储合作,深度布局DRAM的自主研发和销售。产品涵盖NOR Flash、SLC NAND Flash及DRAM等,车规级产品已进入比亚迪、蔚来供应链。
2025年上半年兆易创新营收41.5亿元稳居国内第一,净利润5.75亿元,同比增长11.31%,毛利率稳定在40%以上。
通过收购美国ISSI转型为重要的存储与模拟芯片供应商,成为国内车规级存储芯片巨头。核心产品为SRAM、DRAM和NOR Flash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制造和高端消费电子领域。
2025年上半年营收22.49亿元,净利润2.03亿元,存储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0%。
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解决方案。国际领先的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设计公司,旗下互连类芯片主要包括内存接口芯片、内存模组配套芯片等产品。
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5.41%,全球内存接口芯片市占率超40%,是DDR5 RCD芯片国际标准牵头制定者。
聚焦于中小容量、高附加值存储芯片的设计,是国内SLC NAND Flash领域的佼佼者。产品线涵盖DRAM和NOR Flash,广泛应用于通讯设备、物联网和可穿戴设备等市场。
2025年上半年营收3.43亿元,尽管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但涉及的利基型存储芯片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步好转,销售价格正逐步回升。
全球领先的EEPROM芯片设计商,是该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摄像头模组,并积极向汽车电子、DDR5内存模组等高端领域拓展。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高达60.25%,位居行业第一,净利润2.05亿元,表现出极强的盈利能力。
普冉股份专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芯片及基于存储芯片的衍生芯片的设计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NOR Flash和EEPROM,产品在低功耗、高可靠性方面具有优势。
公司工作人员表示:“SLC NAND目前供需关系比较紧张,三季度、四季度都会涨价。”
江波龙国内头部的存储模组厂商,拥有强大的品牌(Lexar雷克沙)和渠道能力。产品涵盖消费级、工业级SSD、内存条以及嵌入式存储,已完成从模组厂向品牌与技术平台公司的转型。
公司副总经理许刚翎表示:“随着生成式AI向多模态方向发展,全球科技企业加速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对DDR5 RDIMM、eSSD等高性能存储产品需求的增长。”
佰维存储专注于存储芯片的研发、封测与模组制造,具备 “芯片设计+封测+模组” 的垂直整合能力。产品嵌入众多知名消费电子品牌和终端客户的供应链,技术实力深厚。
香农芯创自主品牌“海普存储”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企业级DDR4、DDR5、Gen4 eSSD的研发、试产,产品性能优异,用于云计算存储(数据中心服务器)等领域。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0%,ROE达9.65%,存储产品收入占比超70%。
复旦微电国内知名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产品线包括FPGA、智能卡芯片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其EEPROM等存储产品在特定应用领域拥有稳定的市场份额。
2025年上半年营收18.39亿元,净利润1.94亿元,毛利率高达56.8%,仅次于聚辰股份。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5年上半年聚辰股份毛利率60.25%位居第一,复旦微电毛利率56.8%位居第二,兆易创新毛利率37.21%位居第三。
从营收规模看,兆易创新营收41.5亿元稳居第一,北京君正营收22.49亿元位居第二,复旦微电营收18.39亿元居第三。
净资产收益率(ROE)方面,德明利以26.83% 的ROE领先行业,精智达(14.2%)、澜起科技(13.41%)和兆易创新(12.5%)紧随其后。
AI应用正从训练侧(消耗HBM)向推理侧/边缘侧扩散,驱动移动设备(LPDDR5x)、通用服务器(DDR5)、高带宽内存(HBM)及企业级SSD(eSSD)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
数据中心需求最为强劲:北美云厂商加大AI数据中心投入,存储池扩容与升级(HDD→SSD)为企业级SSD及高性能DRAM带来持续需求增量。
随着AI模型持续迭代,端侧化与轻量化成为核心方向。大模型的规模化扩展依赖云端和终端的协同工作,通过云端搭配终端进行AI计算工作负载的分流,带来成本、能耗、性能等方面的优化。
Nor Flash、SLC NAND这些利基产品,广泛用于手机、PC和可穿戴设备等。若未来AI处理的重心转向端侧,利基市场或将受益。
针对当前存储芯片行业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一是布局DDR5/HBM先进技术的龙头;
二是受益DDR4/LPDDR4涨价的利基存储厂商;
三是企业级SSD替代受益标的。
此轮存储行情由 “AI需求升级” 与 “供给结构性退出” 双轮驱动,其持续性与强度将远超传统周期。
个体企业方面,兆易创新(DRAM设计)、澜起科技(内存接口芯片)、东芯股份(SLC NAND)、普冉股份(Nor Flash)等都是各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
不仅国际大厂纷纷调价,国内厂商也紧随其后。有业内人士表示:“兆易创新Nor Flash已经全线涨价。”
另一全球头部Nor Flash厂商普冉股份虽然尚未全线涨价,但其SLC NAND产品供需关系比较紧张,三、四季度都会涨价。
随着AI应用的推广和AI推理的需求增长,存储行业的需求可能将从企业级向利基市场扩散,AI将带来存储市场的全面繁荣。
来源:沉浮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