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加征245%关税”?真相其实藏在这些“旧账”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7 07:41 1

摘要:4月16日上午,一则 “美国对中国加征 245% 关税” 的消息在各大朋友圈和社交平台刷屏。许多人第一时间转发、评论,引发了对中美经贸关系走向的担忧。245% 这个数字太过惊人,不少人以为美国出台了新的重磅贸易打击措施。但深入挖掘新闻源头就会发现,这并非 “新

4月16日上午,一则 “美国对中国加征 245% 关税” 的消息在各大朋友圈和社交平台刷屏。许多人第一时间转发、评论,引发了对中美经贸关系走向的担忧。245% 这个数字太过惊人,不少人以为美国出台了新的重磅贸易打击措施。但深入挖掘新闻源头就会发现,这并非 “新关税”,而是典型的 “误读 + 旧账” 舆论现象。

1、消息源头:白宫旧闻引发新波澜

这则消息源自美国白宫官网在 2024 年 4 月 16 日发布的新闻稿。其内容主要是特朗普签署的行政命令,宣布调查美国对关键矿产进口的依赖是否影响国家安全,本身和中国关系不大。但新闻稿结尾总结特朗普执政期间贸易 “战绩” 时提到:“China now faces up to a 245% tariff on imports to the United States as a result of its retaliatory actions.” 即 “由于中国的反制行为,其输美商品现在面临高达 245% 的关税”。很多人看到 “245%”,便解读为美国刚加征了新关税,导致朋友圈和网络平台 “炸锅”。可事实并非如此。

2、高关税真相:旧政策叠加的结果

“up to 245%” 意为 “最高可达 245%”,该数字并非新关税措施,而是多个早已实施的关税政策叠加计算后的最高值。这些叠加的关税包括:

301 条款关税(贸易战起点):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美国对大量中国输美商品加征 25% 关税,特朗普政府援引 “301 条款”,称中国存在知识产权侵犯行为。

232 条款关税(钢铝产品):2018年,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全球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加征 25% 和10% 的关税,中国也在其列。

芬太尼特别关税(20%):为打击芬太尼走私,美国对部分包括化工原料在内的中国出口产品征收 20% 特别关税。

对等关税(Retaliatory Tariff,加至 125%):特朗普提出 “对等关税” 逻辑,即若中国对某类美国产品收 25% 的税,美国也要反过来对等征税。这一理念在其近期表态中被再次强调,部分商品可能面临 125% 的额外税率。

这些税项在特定商品中层层叠加,致使部分中国商品(如注射器、纸制品)进入美国市场时,实际面临的综合税率高达 245% 。

3、涉及商品:特定品类才受高关税影响

据美国官方和媒体信息,部分具体品类的中国商品,在现行多项关税政策影响下面临 245% 的综合税率。例如:

注射器、针头类产品:被列为高风险商品,在美国当前公共卫生政策下,安全问题被放大,税率叠加至极高。

一次性纸盘类产品:曾被认定存在 “倾销” 行为,美国对其加征了 810% 的反倾销税,再加上原有的基本关税、301 税等,税率甚至远超 1000% 。

需注意,这些高税率并非针对所有商品的统一新税,只是一些特定商品的 “总账单”。

4、理性看待:勿被舆论误导

“245%” 消息引发热议,暴露了大众面对国际重大新闻时常见的 “解读误区”:

被标题带偏方向:很多人看到 “美国加征 245% 关税” 的标题,就以为是白宫新政,未意识到这只是总结性表述。

忽视关键词:原文明确是 “up to 245%”,即 “最高可达”,说明并非普遍现象,而是特例。

关税构成复杂:美国对外加征关税涉及不同法案、出于不同目的(国家安全、产业保护、外交手段等),并非一刀切政策,理解时需结合背景。

5、结语:穿透迷雾,理性判断

“245% 关税” 刷屏事件,是 “旧消息 + 新标题 + 误解情绪” 的组合传播。这提醒我们,在全球资讯高度碎片化、传播极快的时代,面对重大国际经济消息,一定要追源头、读原文、看细节,不被情绪和误读裹挟。未来随着中美关系持续演变,类似 “新闻爆点” 还会出现。作为普通公众、投资者或商业从业者,更应提升信息辨识力,做理性判断者,而非情绪放大器。

来源:魏家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