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常生活出行方式中,电动自行车确实非常方便,小巧轻便还不用担心停车问题,但是由于一些原因,电动自行车火灾也频频发生。今年9月1日起,电动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这对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提升车辆整体安全性能等方面都将产生积极效果。
日常生活出行方式中,电动自行车确实非常方便,小巧轻便还不用担心停车问题,但是由于一些原因,电动自行车火灾也频频发生。今年9月1日起,电动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这对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提升车辆整体安全性能等方面都将产生积极效果。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在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了,那么新国标和原来的国标有什么变化呢?
1、车速超过25公里每小时时,电机自动断电,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车速达到22公里每小时持续发出提示音。改善了制动性能要求,缩短了刹车距离。
2、明确了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 5.5%,强化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性能要求。
3、将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公斤提升到63公斤,增加续航里程及实用性。
4、车体宽度除车把脚蹬子、后视镜及后视镜连接杆外,由小于等于450毫米减少到了400毫米。
5、完善电动机性能要求,确保车辆爬坡能力的同时防止超速行驶。
6、要求电动自行车具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对于除经营性用途之外的普通家用电动自行车,在销售时可由消费者选择是否保留北斗定位模块。
7、新国标中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均安装脚踏骑行装置,仅要求采用电助力模式的车辆具有脚踏骑行功能,对电驱动车辆不再做强制要求,改为根据车型的实际需要设计和安装。
8、明确了电动自行车鼓励安装后视镜和转向灯。
9、完善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落实互认协同及“一车一池一充一码”。
10、要求生产企业明确电动自行车的建议使用年限,并在铭牌、产品合格证上进行标注。
11、要求区分并标明用于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活动的电动自行车。
12、新增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要求,明确生产企业应具有与产能相匹配的电动自行车整车及车架的生产能力、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
国家为什么要制定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呢?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电动自行车使用规模非常大,已经超过了3.5亿辆,电动自行车违规篡改现象非常严重,安全事故频发,产品质量保障能力有待提升。而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实施,将会提升车辆整体安全性能,有效防范非法改装,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减少交通事故风险,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日常使用需求。
为了追求速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但是,部分改装电动自行车行驶时速超过40公里,速度高于自行车又明显低于汽车,不管是与机动车还是与其它非机动车都存在较大速度差,存在严重交通安全隐患。
为了增大续航里程
很多车主为了增大续航里程,违规加装60V,甚至是70V的超标蓄电池,此类超标蓄电池绝大多数是由残次、废旧电芯拼装而成,缺少必要保护配件,极易引发火灾事故。
注意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国标GB17761-2018)规定:蓄电池标称电压应当小于或等于48V,最大输出电压应当小于或等于60V。
为了遮风挡雨、增大载人载物容量
在非机动车上加装车篷、雨篷或挡风板等,会遮挡视线,发生交通事故时很有可能会刮伤驾驶人或其他行人,危及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加装、改装车座导致车身变宽、变长,车辆容易丧失平衡,也容易造成剐蹭事故。
拒绝拼、改、装
认准3C认证标志
把行车安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2025年9月20日播出
《阜阳119》第13期,总第215期
本文中图片、文字、音视频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来源:印象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