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此之外更是手握东南亚乃至欧洲各国的经济命脉,这个团体正是名声在外的潮汕商帮。
潮汕不光有钱还有个非常神秘的团体。
马化腾、李嘉诚和黄光裕等一众富豪都是这个团体中的一员。
除此之外更是手握东南亚乃至欧洲各国的经济命脉,这个团体正是名声在外的潮汕商帮。
在潮汕商帮的鼎盛时期,其商业影响力堪称惊人。
香港股市中,40%的市值由潮汕商帮掌控。
东南亚各国的首富席位,也多次被潮汕商人占据。
这也就是为何外界常将他们誉为“东方犹太人”,毕竟他们的的商业才能的确是卓越。
同样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为何潮汕商人能在商界脱颖而出?
要探寻其中奥秘,还需从潮汕地区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基因说起。
潮汕商帮的崛起,始于极为艰难的开局,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叫“天崩开局”。
潮汕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境内多山地丘陵,耕地资源稀缺,且常年受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侵袭。
回溯至汉朝,潮汕地区在当时被视为“蛮夷之地”,朝廷甚至曾有过武力征服的想法。
先天资源匮乏,后天环境恶劣,在这样的生存压力下,潮汕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闯荡谋生。
早在唐朝,潮汕人便已开始大规模涉足海上贸易,凭借着对海洋的熟悉,在商船往来间寻找生计。
本来一切都挺好的,结果到了明朝,政策风向骤变。
朝廷推行海禁政策,严禁商人私自出海贸易,这一禁令无疑切断了潮汕人的主要生计来源。
面对生存危机,潮汕商人并未妥协,他们组建起自己的海上武装力量。
一边与朝廷周旋,一边继续开展贸易活动,同时还承担起打击海盗、维护航线安全的职责。
凭借着这份果敢与智慧,潮汕商帮很快在东南亚市场站稳脚跟。
堪称中国最早一批规模化开展远洋贸易的商业群体。
一代代潮汕先民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追逐财富与机遇。
这段充满艰辛却也积累了丰富经验的经商历史。
为他们日后在复杂商业环境中“黑白通吃”埋下了伏笔。
与广东、福建其他地区不同,潮汕更像是一个遵循独特规则的“江湖”。
进入这个“江湖”,要懂“拜码头”的规矩;立足这个“江湖”,更要守“行规”。
这些规矩的核心,始终围绕着“血脉”与“宗亲”两大关键词。
潮汕地区地理位置相对闭塞,历史上外来人口较少,这使得潮汕人的群体认同感极强。
在他们的认知里,世界上的人可分为两类:“自己人”与“外地人”。
加之海上贸易风险极高,单枪匹马难以应对,因此潮汕人格外注重抱团合作。
这种抱团精神在商业往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潮汕商人之间相互拆借资金,如同日常聚餐般随意。
即便涉及上亿元的资金往来,也无需签订书面欠条,上午达成共识,下午资金便能到账。
曾经的中国首富、潮汕人黄光裕入狱后,其企业陷入内部争斗。
濒临生死存亡之际,潮汕商帮迅速筹措20亿元资金,帮助他稳固了企业控制权。
同样出身潮汕的姚振华,当年仅凭借170万元本金,便敢于涉足数亿元规模的地产生意。
背后强大的潮汕商帮正是他最坚实的后盾,在潮汕农村,这种互助精神同样根深蒂固。
若有家庭的孩子考上大学却无力承担学费,村里的长辈会召集乡亲们在祠堂集合。
大家自愿捐款,合力帮助孩子完成学业,当这些孩子学业有成、事业成功后。
也会主动带动同村乡亲共同致富,这种互助互利的观念,早已融入潮汕人的骨血之中。
在商业经营模式上,潮汕人也展现出独特的智慧。
有些地区的商人习惯“内卷”竞争,你卖100元,我就卖90元。
最终陷入两败俱伤的困境,可潮汕商人不一样,他们更擅长通过抱团合作将产业做大做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条街上若有人开了布料店,其他人便会在周边开设裁缝店,形成产业链互补。
若有人经营皮鞋生意,周边则会逐渐聚集起皮革加工、鞋材销售等配套商户。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共同将整条街的商业价值最大化,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
久而久之,婚姻也成为潮汕商帮巩固联盟、扩大商业版图的手段。
潮汕当地的婚姻观念中,“门当户对”与高额彩礼是重要考量。
若是潮汕年轻人带回外地对象,往往会面临家庭的巨大阻力。
通过两大家族的联姻,不仅能整合双方的商业资源,组建更庞大的商业帝国。
还能将子女的婚姻转化为商业扩张的助力。
或许有人会质疑,这种“任人唯亲”、只与同乡合作的模式不够高级,缺乏格局。
但正如《走向共和》中李鸿章所言:“我不任人唯亲,难道任人唯疏吗?”
在那个充满尔虞我诈、危机四伏的商业时代。
血脉与宗亲纽带维系的信任,远比外人的承诺更为可靠。
凭借着这种抱团文化,一代代潮汕人如同随风飘散的草籽。
借助海洋的力量,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2016年的数据显示,国内潮汕四大家族控股的资产规模已超过1.1万亿元。
在东南亚,部分潮汕家族的财富实力更是达到了“富可敌国”的程度。
古往今来,涉足海外贸易的商帮不在少数,为何唯独潮汕商帮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
除了抱团精神,另一个关键原因在于他们深谙“闷声发大财”的处世哲学。
在潮汕人的认知里,不事张扬、默默积累财富,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若在网上发起“谁是中国最会做生意的人”的讨论,。
来自浙江、广州、江苏等地的网友常会各执一词,纷纷为家乡商人辩护。
诞生过两位中国首富的潮汕人,却往往低调的选择沉默。
行走在潮汕街头,你永远无法仅凭外表判断一个人的财富实力。
那个穿着大裤衩、人字拖,与你一同蹲在路边吃肠粉的老人。
或许便是手握巨额资产的商界前辈。
正是这种贯穿古今的低调作风,让潮汕商帮得以穿越历史的风浪,长久地屹立于商界。
他们避免了因过度张扬而卷入权力漩涡,也规避了“随权力潮水起落”的命运。
敢打敢拼的血性与抱团取暖的精神,则让他们总能顺应时代趋势。
将商业版图拓展至全球每一个有“潮水”的地方。
正如那句广为流传的说法:“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有钱赚的地方就有潮商。”
这便是潮汕商帮,一个在逆境中崛起、在合作中壮大、在低调中传承的商业传奇群体。
来源:娱妮啵啵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