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轻的时候,总是赶着过日子。手机一响就心慌,闹钟一响就奔忙,一天里安排得满满当当,好像停下来就会“落伍”。
文|说书闻君(中年生活创作者)
年轻的时候,总是赶着过日子。
手机一响就心慌,闹钟一响就奔忙,
一天里安排得满满当当,好像停下来就会“落伍”。
可人到了五十岁以后,忽然开始想:
为什么要活得这么急?
是啊,时间不等人,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追着时间跑。
到了某个年纪,最想要的,不是拥有多少,
而是,能不能慢下来,安安稳稳地过好每一天。
现在的我,早上不再被闹钟催醒。
天亮了,就起床;身体愿意动了,就伸个懒腰。
泡杯热茶,看窗外的阳光洒进来,
这一刻,不需要做任何事,只是静静坐着,
也觉得美好。
年轻时常说“时间宝贵”,
五十岁后才懂,时间之所以宝贵,
不是因为我们要去填满它,而是能从容地享受它。
我的生活慢下来以后,
我学会了“理顺”自己的节奏。
我开始把生活过得有条理,
人也因此变得更加平静。
慢生活,不是偷懒,
而是在取舍之间,找到更好的自己。
有段时间,我习惯“多线程”生活,
吃饭时刷短视频,走路时听播客,甚至做饭也看剧。
后来我突然意识到,
我竟然好久没专心地吃一顿饭、走一段路了。
于是,我开始练习专注地做一件事。
慢慢吃饭、慢慢散步、慢慢洗碗、慢慢浇花。
我惊讶地发现,生活并没有变枯燥,反而更有味道。
有些快乐,不是在“更快”里找到的,
而是在“更慢”里回归的。
人到中年,经历了告别与失去,
才越发明白,很多东西不能重来。
年轻时总觉得这些“不重要”,
但到了这个年纪才明白,
这些才是生活里最不可错过的瞬间。
慢下来,不是为了什么“成就”,
而是为了更好地看清我们已经拥有的幸福。
五十岁之后,我不再焦虑“不够快”,
而是感恩自己“终于慢”了下来。
因为我发现,生活越慢,心就越稳;
心越稳,日子就越清透、越有滋味。
愿你也能,给自己一个“慢下来”的机会——
哪怕只是泡一杯茶、晒十分钟太阳、发一会儿呆。
别担心慢,人生最怕的,
不是走得慢,而是心太乱。
互动话题:
你有没有开始“慢下来”的生活体验?
在评论区聊聊你生活中最喜欢的“慢时刻”吧。
来源:说书闻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