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核病过去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
开学季如约而至,
恰逢夏秋交替,
广大师生重新聚集在校园中,
人员流动增大,集体活动增多,
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等
传染病传播的风险大大增加。
为了保障广大师生的健康,
提醒广大师生要格外注意防范,
警惕以下几类传染病。
结核病
结核病过去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
主要症状:结核病多为缓慢起病,长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有月经紊乱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有高热、畏寒、胸痛、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表现。肺结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结核杆菌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可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消瘦、腹泻与便秘交替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是与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群,机体对结核菌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如幼儿、老年人、营养不良、尘(矽)肺、糖尿病患者、HIV阳性或者艾滋病人等群体是重点人群。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发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肝炎
肝炎大家族包括:酒精性肝炎(喝酒喝出来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免疫系统出了问题导致的)、药物性肝炎(药物损害肝脏导致的)、脂肪性肝炎(脂肪堆积过多引起的)、病毒性肝炎(病毒入侵搞事)。
根据病程长短,肝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肝炎的病程一般会超过6个月。根据是否感染病毒,肝炎可以分为非病毒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非病毒性肝炎主要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代谢性及药物性肝炎等类型,一般不具传染性。病毒性肝炎是指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感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等特点。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肝区疼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危害性大、传染性强的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亚型。
乙肝、丙肝、丁肝的传播途径
病毒性肝炎最有效预防措施就是接种疫苗。目前,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戊型肝炎都有疫苗可以预防,接种后可以产生终身免疫,但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疫苗。
艾滋病
艾滋病(AIDS)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主要有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传播途径。人人都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目前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性传播,发生性行为时不使用安全套是主要原因。没有固定性伴侣、多个性伴侣会让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增大。在纹身、扎耳洞、拔牙时,如果器械没有彻底消毒,也有可能传染艾滋病。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一起吃饭、共用工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目前艾滋病没有药物可以治愈,也没有疫苗可以预防,只能控制病情。所以唯一的预防措施就是避免艾滋病病毒的传染。预防艾滋病首先是避免多性伴,其次是性交时正确使用安全套。使用安全套不仅可以避免怀孕,还可以预防性病、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等经性途径传播的疾病。发生高危行为后可以自救:72小时内吃艾滋病阻断药。
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定点的医疗机构提供免费的艾滋病咨询和检测服务。这些服务不仅免费,而且为咨询者、检测者保密。因此,怀疑感染艾滋病病毒时,应尽早做检测和咨询。
怎样控制学校传染病?
控制传染源
1
传染源包括,已经发现的病人及健康带菌者。一场新冠肺炎的大考,让大家都认识到什么是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就是指与病毒(新型冠状病毒、非典型肺炎、猪流感……)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症状出现 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集前2天开始,有近距离接触且无有效防护措施的人员。
显然,同一教室、同一宿舍、共同进餐的餐厅都是人员集中的地方。一旦发生传染病,学校内所有人,几乎都是密切接触者,不是一密,也是二密。而密切接触者中,最难搞的就是隐性感染者,也就是健康带菌者,他们具备传播能力,但是没有很好的手段及时发现。
切断传播途径
2
通过飞沫传播的,带口罩既保护了自己,也阻断了可能是隐性感染者的自己排出病毒。同时需要对寝室、教室、宿舍等密闭场所定时开窗通风或换气,并对空气进行消毒。
接触传播的,需要对减少接触的机会,勤洗手。我们的手消液就是用来切断这个的。对于传染源接触过的环境及物体表面也要进行消毒。
粪口传播主要是做好饮用水及饮食卫生。
保护易感人群
3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易受该病感染的人群和对传染病病原体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易受感染的人群。
采取有重点有计划的疫苗预防接种,使人体对某种病原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同时改善人群营养、锻炼身体、提高生活水平,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对于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此时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
防控传染病,人人有责,
做到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
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