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李晓柱教学研究展”9月27日将在北京开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0 18:19 1

摘要:绘画不过是灵魂记忆的无尽唤醒,如果我们把《洛神赋》的诗意绘画当作中国人物画的开端,其“飘忽若神”与“凌波微步”的曼妙形态,及其“托微波而通辞”的心意感知,激发了中国艺术家一直试图“冀灵体之复形”的隐秘渴望,到了当代中国绘画,难道就不能延续次灵体之梦吗?瓦尔堡所

《爱莲说》——李晓柱教学研究展

艺术家

李晓柱 马威 辜毅 靳志强 韩晓峰

策展人

夏可君

主办单位

桥艺术空间

开幕时间

2025年9月27日下午三点

展览时间

2025年9月27日——2025年10月26日

展览地址

北京798艺术区D09-1桥艺术空间

媒体支持

艺术中国/Hi艺术/艺厘米/腾讯新闻/今日头条

记忆女神的凌波微步

绘画不过是灵魂记忆的无尽唤醒,如果我们把《洛神赋》的诗意绘画当作中国人物画的开端,其“飘忽若神”与“凌波微步”的曼妙形态,及其“托微波而通辞”的心意感知,激发了中国艺术家一直试图“冀灵体之复形”的隐秘渴望,到了当代中国绘画,难道就不能延续次灵体之梦吗?瓦尔堡所思考的记忆女神图谱难道不具有中国式的普遍性吗?

▲《爱莲说系列》1

布面丙烯

125x125cm

2025年

李晓柱的绘画从1980年代开始,接续人物画的漫长谱系,保留笔墨韵致,而加以大胆的现代性的变形,就是以欲望和寡淡的悖论感知拉长女性形体,如同马蒂斯与常玉,并且置于男女的对峙与时代生命经济的反讽之中。进入21世纪的彩墨系列《桃花渡》则把长型女性形体融入到桃花的纷纭之中,把具有现代单色绘画感的暗淡黄色向着性感的红色转换,让妖艳与鬼魅的色彩融入变形的形体,其琉璃闪亮的质感,把魔性、物性、还有自然的生长性,完美融合。来自于水墨与彩墨的感性融合力量,带来了极端的绚烂与极致的妖娆,彻底激活了来自于生命母体的柔和感知,让艺术家可以接着实施更为彻底地转向,即以水性丙烯颜料来画带有鲜明中国古典文脉主题的荷花与莲花,但却已经面目全非,因为记忆女神需要唤醒个体与文化的深度感应。

▲《归乡系列》2

布面丙烯

60x80cm

2025年

生长于白洋淀的艺术家自幼酷爱荷花,美好记忆的种子早就已经播下了。但不可能按照传统方式去画,在肯定现代性的欲望,甚至是红色喷薄躯体的同时,还要使之融合到荷花的粉色花瓣与荷叶的青绿,还有荷梗的线条之中,甚至整个绘画就是一滴滴荷叶上滑动的水珠,一起都是水,都是水线,都是水珠,都在丝丝牵缠之中,在欲断又欲连之中,交织起来,满福充满,形成波波无尽的微妙振荡。而之前的魔女形象则变得柔婉,宛若女菩萨或女神,经过水珠的洗涤而变得赤裸纯洁,这是绘画的洗涤,这是欲望的消融,这是《爱莲说》的真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人性的蜕变已经发生。

让一个高大的女性形体与荷花花瓣融合起来,并且开始生长,如同花瓶而带有瓷器的优雅质感,这是丙烯材质的优雅转化,又仿佛带有巫魅气息的图腾柱,其蓝色与红色的荷叶合成的高大形体,宛若重新降临的天使,抑或就是来超度众生的荷花仙子?这难道不是现代人梦寐以求的女神复灵?

▲《归乡系列》1

布面丙烯

40×40cm

2025年

这些敞开怀抱拥抱世界的女性形体,既充满了野蛮生长的感性活泼,又充分沉浸于莲池的花瓣荡漾,不就是“凌波微步”的当代表达?不就是水融天下的艺术真谛?莲花已非莲花,人性已非人性,经过艺术家很多年对于形体分解与融合的实验,其带入色彩的变形记有着一个中国艺术家独特的万物拟似的感通。而现在,在绘画上,一切都融入水,人步入水中,沉浸期间,花如人,人如花,但花与人都如水,一滴滴水珠,进入微光之波的无尽振荡。在画家独特色彩与质感处理后,在具有明显中国色调与中国玉质感的技艺转化后,都宛若珠玉,透明晶莹,又彼此透映,宛若佛境。

绘画不过是感应记忆女神的召唤,让我们回到《洛神赋》,引用其中最为迷人的语段,来对应画家所带来的旷古华美: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文/夏可君)

▲《归乡系列》3

布面丙烯

40×40cm

2025年

关于艺术家

李晓柱,1964年生,河北任丘人,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所长、研究员、艺委会委员,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美术创作院研究员。中国画作品曾参加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美展并获铜奖及优秀作品奖。多次参加各类学术邀请展,两次参加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济南国际双年展。出版画集多部。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山东、河北、湖南、陕西、宁夏等美术馆收藏。并于2013年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桃花度——李晓柱绘画作品展”,2022年举办“又见桃花——李晓柱绘画作品展”。

马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导师,中国国家画院李晓柱导师高研班助理,“和平之旅”文化交流中心常务理事,乌兹别克斯坦科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2014年作品参加外交部,文化部主办的国际艺术家绘画作品展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展出,并荣获国际艺术家和平奖,作品多次代表国家参加上合峰会组织的国际艺术家联展,多次在国外展出并作为国礼赠予国外政府及美术馆,多幅作品被国务院办公厅及各大博物馆收藏。

《衍生系列》1

纸本彩墨

34x34cm

2025年

《衍生系列》2

纸本彩墨

34x34cm

2025年

《衍生系列》3

纸本彩墨

34x34cm

2025年

辜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曾获中国美协首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大展铜奖,中国巴蜀国际艺术博览会三等奖,第四届青年中国画年展三等奖,首届全国中国画学术展优秀奖,第五届、第七届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优秀奖,“艺术成都”美术作品展一等奖,“画意成都”美术作品展金芙蓉奖,四川省美协美术创作年优秀奖等奖项。

《寄托于鸟》

纸本彩墨

60x60cm

2025年

《不如早还乡》

纸本彩墨

61x61cm

2025年

靳志强

1982年生于河北藁

中国国家画院青年中心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李可染画院研究员

《心象系列》

纸本彩墨

2025年

《时光》

纸本彩墨

2025年

韩晓峰,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青年艺委会副主任、河北省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委会副主任、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沧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沧州画院副院长、沧州开明书画院副院长。

《落雨垂帘-午后》

纸本彩墨

2025年

《落雨垂帘-清溪水》

纸本彩墨

2025年

策展人简介

夏可君,哲学家,评论家与策展人。曾留学于德国弗莱堡大学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著述十余部,从“无用”出发,撰有《虚薄:杜尚与庄子》《庖丁解牛》《一个等待与无用的民族:庄子与海德格尔的第二次转向》《无用的文学:卡夫卡与中国》《烟影与面纱》《无用的神学》,以及英文著作Chinese Philosophy and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Unthought of Empty。以虚薄艺术,余象绘画,虚托邦,以及锦灰堆等艺术概念,策划艺术展览与学术研讨会200多次。

来源:中华网山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