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最新硬件2026年底亮相!狂挖苹果20+老将,首款神秘设备或将颠覆iPhone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0 17:04 1

摘要:OpenAI硬件野心全面浮出水面,收购Jony Ive与Tang Tan创立的AI硬件公司io后,短短数月便疯狂从苹果挖来二十余名资深工程师。Jony Ive与Tang Tan的黄金组合,吸引大批苹果老将加盟,共同打造OpenAI首款消费级设备,预计最早202

新智元报道

编辑:定慧

【新智元导读】OpenAI硬件野心全面浮出水面,收购Jony Ive与Tang Tan创立的AI硬件公司io后,短短数月便疯狂从苹果挖来二十余名资深工程师。Jony Ive与Tang Tan的黄金组合,吸引大批苹果老将加盟,共同打造OpenAI首款消费级设备,预计最早2026年底问世。

OpenAI在硬件方面的野心,要摸着苹果过河了!

最新消息,OpenAI计划在2026年底或者2027年初推出首款消费者设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OpenAI最近的行动是,从苹果疯狂挖人!(Apple不愧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硬件工程师)

对LinkedIn数据的分析显示,2025年已有超过二十名苹果消费硬件工作人员加入OpenAI。

而去年(2024年)约为10人,2023年则几乎为零!

当然奥特曼和OpenAI的「硬件野心」早就在5月份收购io中展露无疑。

5月,OpenAI花费65亿美元收购了由苹果前首席设计官Jony Ive联合创办的AI硬件公司 io,同时这笔交易算得上是OpenAI史上最大规模的一笔交易!

5个月后,苹果一大批15年以上的老将已经跟着Jony Ive跳槽到OpenAI,比如Cyrus Daniel Irani(15年,苹果人机交互设计团队总监)、 Matt Theobald(17年,负责制造设计)。

其中,Jony Ive和共同创办io的Tang Tan是这批苹果老将愿意跳槽的重要因素。

苹果员工透露,能与Tang Tan和Jony Ive再度合作,将是他的主要考虑!

在一些情况下,Tang Tan几乎不用「劝说」老同事就能让他们加入OpenAI。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长期从事硬件的苹果员工,已经对自己负责产品的「挤牙膏」更新感到厌倦(果粉懂得都懂,库克真的是刀法大师,不过iPhone Air还是狠狠惊艳了)!

而Jony Ive和Tang Tan在挖角时表示,他的愿景是重现当年工业设计师与硬件团队更高效、更大胆协作的方式。

对于这些硬件老将来说,这简直就是重回那个乔布斯的荣光时代!

硬件产品的灵魂是他们的设计师

Jony Ive不用过多赘述。

他是苹果首席设计官,是Mac、iPod、iPhone、Watch等一系列苹果产品的「造物主」,在苹果内部甚至比库克有更高声望。

Jony Ive还被授予过英国骑士爵士爵位,在苹果27年后,2019年Jony Ive正式离职苹果,并创立LoveFrom。

Tang Tan则是苹果产品设计副总裁,长期负责iPhone与Apple Watch的产品设计,并参与配件/音频线(AirPods 等)的组织管理。

2024年2月离开苹果后,与Jony Ive等共同创立ioProducts。

2025年5月,OpenAI以约65亿美元并购 io,io团队并入OpenAI硬件线。

io被OpenAI 并购后,Tang Tan转任OpenAI硬件负责人,主导面向消费者的首款设备。

为何苹果十几年的老将都愿意为了Jony Ive和Tang Tan「心甘情愿」跳到OpenAI,要知道苹果依然是全球最好的硬件科技公司,应该没有之一。

如果说Jony Ive是苹果硬件的灵魂人物,那么Tang Tan就是最佳的硬件主理人。

Tang Tan有在苹果一线25年的产品线积累,他是把「极简外形 + 工业化量产」两端连起来的少数型领导人物之一。

他曾因帮助将Ive团队的设计概念转化为可规模化生产的产品而在苹果内部广受尊敬。

来到OpenAI负责硬件后,他将是AI原生硬件的「产品主理人」。

他将决定首代设备的形态路径与供应链选择,对行业「非手机形态」的成败具有风向标意义。

OpenAI的首款硬件设备,或将颠覆iPhone!

同时,他向部分被挖角的苹果员工承诺,在OpenAI将能遇到更少的官僚主义和更多的协作氛围。

在理想之外,OpenAI当然也不忘砸钱!

部分情况下,OpenAI通过提供远高于苹果的薪酬吸引员工,主要是因为其股票期权可超过100万美元。

既能实现理想,还有钱赚,而且非常有可能成为未来AI时代最新硬件的创造者,一箭三雕,也不怪这些苹果老将愿意去OpenAI发光发热了。

不过关于这款「神秘硬件」,目前没有更多消息,知之甚少。

法院文件与多家媒体披露,OpenAI与Ive团队推进的首款AI设备「不是可穿戴或入耳式」,预计不早于2026年发布,而今天的外媒最新消息更新为有可能是2026年底。

OpenAI硬件,不再小打小闹

此前圈内已经评估过,OpenAI的硬件可能是音频,且无屏的形态。

今天,最新消息来了!

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国内的立讯精密,这家iPhone和AirPods的主要组装商,已经拿下至少一款OpenAI设备的组装合同。

看来,OpenAI还开始利用苹果花了几十年时间才搭建起来的中国供应链网络,真就是摸着苹果过河了!

消息人士还称,OpenAI同时也接触了歌尔股份,希望其为未来产品供应包括扬声器模组在内的组件。

看来OpenAI的硬件已经是箭在弦上了!

就像小扎挖人扰乱硅谷一样,OpenAI对苹果的「大肆挖角」也让苹果很不爽。

有迹象显示,苹果已经开始担心OpenAI对其员工的挖角。

上个月,苹果突然取消了在中国为部分美中制造和供应链团队成员举办的年度外部会议。

这类会议通常会让高级经理与员工一起回顾未来产品计划。

苹果之所以取消会议,据一名获悉情况的人士称,是因为高层担心在关键时刻让太多高管离开加州库比蒂诺总部,会导致更多员工被OpenAI挖走。(说不定OpenAI就在路上候着了)

硬件领域的挑战之殇

但是,想要挑战苹果在硬件领域的地位,毫不夸张地说,很难很难!

目前可以说没有一家成功过。

多年来,从亚马逊这样的巨头到小型创业公司,都尝试过用iPhone、iPad以外的产品挑战苹果在硬件领域的统治地位,但几乎都失败了。

而且从乔布斯的iPhone时代,已经要过渡到AI时代。

没有人知道AI时代的硬件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而且,迄今为止从零开始围绕AI打造的新型硬件设备,市场表现也并不理想。

前苹果工程师、Nest联合创始人Matt Rogers表示:「仅仅因为你在一家有数十亿美元资源、全球顶尖人才的大公司里做过某个东西,并不意味着你更有资格在外部单干。」

他曾参与iPod和iPhone的研发,补充说:「我许多苹果的老同事都出去创业了,但几乎都彻底失败。」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Humane AI Pin。

这家初创公司招募了大批苹果硬件和运营专家,研发了一款可穿戴的AI胸针。

产品于2024年上市后口碑不佳。

今年早些时候,惠普以1.16亿美元收购了Humane,并终止了产品销售。

如果正如一些技术专家预测的那样,AI 将成为未来设备的核心特征,那么凭借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OpenAI 可能会比苹果和其他竞争对手更有优势。

对于超过 70% 收入依赖硬件销售的苹果来说,风险巨大。

Tang Tan在一份针对io Products和OpenAI的商标侵权诉讼的法庭声明中写道:

「我们的目标曾经是、现在仍然是打造一系列产品,彻底改变人们与AI技术的互动方式。」

AI硬件之外,OpenAI豪赌算力

在果断加码AI硬件,准备和苹果对抗外,OpenAI在算力上下重注豪赌。

原因很简单,OpenAI算力严重不足!

今年3月,「吉卜力热」的时候,OpenAI用户激增的同时,算力也开始捉襟见肘。

甚至迫使OpenAI不得不临时限制功能的使用。

这并不是OpenAI第一次遇到算力不足的问题。

据首席财务官Sarah Friar上周在高盛投资者大会上透露,公司经常因为算力不足而被迫推迟新功能或新模型的发布,有时甚至故意让部分产品运行得更慢。

她表示,「OpenAI面临严重的算力瓶颈」。

如何解决?

OpenAI高管告诉部分股东,计划未来五年投入约1000亿美元,从云服务商处租赁备用服务器。

到2030年前,预计将投入高达3500亿美元租赁服务器之外的额外开支。

这一计划充分体现了奥特曼的信念:在AI竞赛中,服务器资源将是决定性优势。

据多名与其交流过的人士透露,奥特曼甚至对同事们说过:

未来OpenAI运行服务器所需的算力将超过整个美国电网。

他和管理层相信,未来的爆款产品或AI突破将引发无法预料的算力需求激增。

从奥特曼和Friar的公开言论来看,OpenAI已经用满了所能获得的所有大型英伟达GPU集群。

如果再出现一个引发爆炸性流量的产品,或缺乏足够的服务器来训练一个有潜力的新大语言模型,公司可能会失去用户和业务,被谷歌或Meta等算力更充裕的对手抢走市场。

包括备用服务器在内,OpenAI未来五年计划每年平均投入约850亿美元租赁服务器。

作为对比,去年亚马逊AWS、微软、谷歌云和甲骨文四大厂商的服务器租赁收入合计约2000亿美元。

Inference compute代表推理算力,用于产品运行;R&D compute研发算力,不含非现金部分;Monetizable compute可货币化的备用算力。

据外媒报道,OpenAI预计到2029年累计现金消耗1.15万亿美元,备用服务器成本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OpenAI也可能通过其他方式降低备用服务器成本或实现盈利,例如将多余算力返还给提供服务器的甲骨文、微软等云厂商——但前提是这些厂商同意。

据高管预测,OpenAI的备用服务器开支将在2028年达到峰值400亿美元。为何之后大幅下降尚不明确,但公司已表示最终将自建数据中心和芯片,可能由此填补缺口。

Friar在高盛大会上说:「可以想象,OpenAI将逐步变成一家真正的全栈公司。」

参考资料:

https://qzqs9kyge0.feishu.cn/do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openai-raids-apple-hardware-talent-manufacturing-partners?rc=qmzset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openai-spend-100-billion-backup-servers-ai-breakthroughs?rc=epv9gicx/OZIudNHUpoYvP8xXAbvc0paPnfh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