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利时CMB.Tech正在着手重建期苏伊士型油船船队,与青岛北海造船和韩国HD现代重工就新一批苏伊士型油船订单进行协商。目前,CMB.Tech已经与北海造船签署了4艘苏伊士型油船建造意向书,与HD现代重工签署了2+2艘意向书。
在“老客户”比利时海事巨头CMB.Tech的支持下,青岛北海造船有望进军苏伊士型油船市场,斩获首份订单。
据贸易风消息,比利时CMB.Tech正在着手重建期苏伊士型油船船队,与青岛北海造船和韩国HD现代重工就新一批苏伊士型油船订单进行协商。目前,CMB.Tech已经与北海造船签署了4艘苏伊士型油船建造意向书,与HD现代重工签署了2+2艘意向书。
消息人士称,这批新船将采用传统燃料,但具备甲醇/氨燃料预留(methanol/ammonia-ready)设计。其中,北海造船提供的交付时间预计在2028年,HD现代重工的新船则有望在2027年至2028年初交付。
CMB.Tech发言人回应,公司持续评估不同船厂的项目,但尚未达成最终协议。
据悉,CMB.Tech与北海造船的新造船谈判始于去年,与HD现代重工的磋商则于今年年初启动。目前尚不确定该公司是否会在两家船厂分别下单,还是这两家船厂正在竞标同一项目。
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目前一艘156000-158000载重吨苏伊士型油船新造船价格已经从今年年初的9000万美元回落至8650万美元,也低于去年同期的8800万美元。
今年以来,在美国关税威胁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影响下,新造船市场较去年显著降温,但船东对支线集装箱船、大型散货船和大型油船(如苏伊士型和VLCC)的兴趣仍然存在。
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今年年初以来苏伊士型油船新船订单共计15艘,而去年全年订单量为47艘。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所有苏伊士型油船订单全部由韩国船企承接,包括三星重工从希腊船东Tsakos Energy Navigation承接的9艘苏伊士型穿梭油船以及从Centrofin Management承接的4艘船,此外还有HD现代三湖从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Sonangol)接获的2艘新订单。
如果CMB.Tech与北海造船的订单得以敲定,这将是北海造船首次建造苏伊士型油船。北海造船过去一直以建造大型散货船为主,2023年8月首次与比利时Euronav(现CMB.Tech)签署1+1艘31.9万载重吨VLCC建造项目,进入VLCC市场。
以CMB.Tech的VLCC项目为基础,北海造船正在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为承接更多中大型油船项目做好准备。近期,由民船中心(CSDC)为北海造船量身打造的新一代“启明星”31.9万载重吨VLCC、16.3万载重吨苏伊士型油船和11.4万载重吨阿芙拉型油船获得了多家船级社的原则性批准(AIP)证书。其中,“启明星”16.3万载重吨苏伊士型油船获得美国船级社(ABS)和法国船级社(BV)颁证。
北海造船的订单也将是CMB.Tech首次在中国船企建造苏伊士型油船。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CMB.Tech船队中运营的苏伊士型油船基本由韩国船企承建,就在去年第四季度该公司刚刚接收了由韩国DH造船(原大韩造船)建造的2艘苏伊士型原油船,目前该公司还有2艘苏伊士型油船正在DH造船建造,计划2026年交付。
与北海造船不同,CMB.Tech接洽的另一家韩国船厂HD现代重工有着丰富的苏伊士型油船建造经验,是这一船型领域的主要建造商之一。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HD现代重工已经交付和正在建造的苏伊士型油船数量多达119艘,仅次于三星重工(150艘)排名全球第二位。
据了解,CMB.Tech是比利时海事集团Compagnie Maritime Belge(CMB)旗下的绿色科技部门,在去年早些时候与油船船东Euronav合并,新公司名使用CMB.TECH,Euronav则作为油船部门品牌名称。目前,CMB.Tech成为了一家多元化的清洁技术海事集团, 建造、拥有、运营和设计使用双燃料柴油-氢和柴油-氨和单燃料氢发动机的大型船舶和工业应用设备。该公司“面向未来”船队由106艘低碳船舶组成,其中46艘正在建造中。
船舶经纪公司Banchero Costa的分析师Ralph Leszczynski指出,当前苏伊士型油船主要服务于欧洲和印度进口市场,而中国市场则更青睐VLCC。
他分析称,目前普遍认为,俄欧关系短期内不会改善,欧洲对俄罗斯石油的制裁也难以解除,因此俄罗斯原油将长期通过苏伊士型和阿芙拉型油船运往中国和印度;此外,苏伊士型油船也广泛应用于海湾至印度的中短航线,随着OPEC增产,预计来自沙特和伊拉克的原油将更多依赖苏伊士型运往印度。
Leszczynski表示,目前苏伊士型油船手持订单占现有船队16%,而且现有船队中21%的油船船龄超过20年,这意味着当前的新造船数量尚不足以完成船队更新。
国际船舶网
来源:新知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