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生纪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陈俊浩: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0 17:02 1

摘要:阳光洒满相辉堂的窗棂,我已经站在三年前仰望的远方。那懵懂的少年,虽然不知道高中文科都学什么,但是他坚定地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于是毅然选择了文科,并在心里说:大学一定要学中文专业。这个志向以世俗眼光看,并非“显学”之选。世人多以名利谋计,说中文难伴孔方兄。班里俊彦

作者简介

陈俊浩,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级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生。

复旦大学的同仁们,幸会!我是2025级中国语言文学系新生陈俊浩,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人文社科实验班。

阳光洒满相辉堂的窗棂,我已经站在三年前仰望的远方。那懵懂的少年,虽然不知道高中文科都学什么,但是他坚定地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于是毅然选择了文科,并在心里说:大学一定要学中文专业。这个志向以世俗眼光看,并非“显学”之选。世人多以名利谋计,说中文难伴孔方兄。班里俊彦杰出的同学,多登经世济民的金融、律法之堂奥。但是吾心匪石不可转,吾心匪席不可卷,中文这条路我是走定了。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当我即将踏入复旦大学的殿堂时,最璀璨的并非知识本身,而是传递火种的人。怎能忘记爷爷奶奶在我咿呀学语时无微不至的关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清脆童音至今回响。又怎能忘记父亲母亲为我制作了识字小笺。当邻家孩童嬉戏于庭下之时,我常日沉浸于方寸汉字之中。习得一字,便是当日最大的陶然;日识一字,成为幼时至高的乐趣。于是当同龄稚子识字方至数百,我已悄然逾越千字之关。如今家中,犹存当年识字的照片,诉说着那段与文字初结的纯真岁月。

倾心中文,其由深矣。我也曾研究探秘汉字源流:观甲骨契文,虽如画如符,但是其线条流转间,自有一种浑朴苍茫、直指本真之大美,这种风骨神韵,在当今几成绝响。我也曾考究先民发声的韵律,那抑扬顿挫,如同天籁遗音,别有一番风味,只能在当今的南方方言里寻觅踪迹。至于典籍,上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智慧千古;下及近世新文学,民国年间,风起云涌,思潮激荡。有个高二晚上,窗外大雪纷飞,我还生了场重病,三种病毒合围之下,我一周不能回校上学,但当读到庄子“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的时候,霎时惊叹于古人怎么就那么通透犀利,今天的困惑先哲早已一语道破玄机!于是心如止水,在家自修,很快病就好了。

我迎来《史记》的时候,也迎来了高三。高三征途,岂有坦荡通衢?学海行舟,良多暗礁横亘。对吾而言,数学的导数和新定义,像雾锁重峦,可能经过一个月的攀登,也难窥堂奥;地理的经纬玄机,常似云中楼阁,缥缈难测;至于政治策问,亦有论断看似牵附,总让少年生疑窦。每当困顿于斯,心力交瘁之际,我便会遁入古籍瀚海,不一定哪个人、哪句话,就真的让我达到古人所谓“醍醐灌顶”之悟,“豁然开朗”之喜的境界,如清风拂面,涤尽胸中块垒与焦虑,心神复归澄澈。

一天晚自习,我去办公室问数学题,正是我夙夜忧叹的导数。时针已转过完整的一圈了,我的理解还是丝毫没有长进,心绪接近崩溃。恩师见状,递给我一块巧克力,我一时不知道怎么吃。老师又送我一封信,那是她往届考入复旦大学的优秀学子给她寄来的锦书,勉励我:“且观复旦风物,且思心之所向。” 渐渐地,一股沛然莫御之斗志,如春潮涌遍周身。此情此景,至今忆及,犹感暖流激荡。

在这之后,我们一堂语文晨读播放了《大师与经典》,里面讲的正是复旦首位校长马相伯先生。先生幼秉异质,聪慧天成,更有满腔热血,与赤子报国之忱。他的学问,熔铸西学之精粹,深植孔孟之道统。长大后,在国家危难、列强环伺之际,振臂疾呼,以铮铮风骨据理力争;倾其心力,筚路蓝缕,创办复旦大学,以寓“光复震旦,振兴中华”之宏愿,承续文明薪火,重振民族荣光。自此,复旦二字,镌刻心底,纵使总成绩浮沉若潮汐,各科起伏不定,我也再没动摇过坚定的信念。焚膏继晷,未负初心。高考放榜之日,终得叩响复旦之门庭,如愿以偿。

高中三载,弦歌不辍,赋予我走向社会的底气。挽狂澜之既倒,那是在混沌中建立连接的能力,是在未知处开拓进取的勇气;一灯如豆,鞠躬尽瘁,那是在无数深夜灯火中拼搏淬炼的坚韧意志;月华洒阶,前尘辞夜,那也是在挫折中咬紧牙关,在求索里静候曙光;行已有耻,止于至善,那更是在学习生活中坚守的道德品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那更是在思想碰撞中闪耀的协作精神。这些坚实底蕴让我既扎根大地,亦仰望星辰。

中文温情的陪伴,化作我探索星辰大海时最安心的锚点;复旦典雅的校门,成为我打碎能力上限时最磅礴的勇毅。它们都汇聚成一股托举我跃出峡谷,奔向海洋的磅礴力量,无法被简单定义,却永远是我校准生命的罗盘,跨越山海的挂念。

如今,我即将踏上复旦的土地,开启中文系的求索旅程。复旦中文人,当不囿于个人的成长,而应与家国同频共振。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鲁迅先生的箴言早已刻入我们的精神基因。当人工智能的浪潮重塑世界格局,当公平正义的呼声穿越历史长廊,我早已明晰未来的方向——立于三尺讲台之上,承先贤之学,育新世青年,以微小而有力的肩膀,让古圣先贤赓续千年的文脉立得住、活起来、传下去!

同仁们,我们书桌旁闪耀的灯火,那是恩师谆谆教诲为往圣继绝学的星火,是同窗笔记里跳跃的嘤其鸣矣的荧光,更是银杏年轮中镌刻的万物并育的哲理光芒。志存高远,学求博深,而今我将携光远征,愿此去千丈皆明丽,因胸中有恩师点燃的春晖;愿人间万卷常新青,因我不忘银杏树下父母的嘱托。

【旦生纪】栏目征稿

收集复旦er平凡而又动人的奋斗故事——故事中有学子们对高考的真实体验,对未来复旦生活的真切向往;故事背后,我们也想知道你如何走过没有星星的夜路,在书堆中学会欣赏粉笔屑在阳光中的飘扬。

来吧,把那些过去时光里纷纷扬扬的思绪整理成文字,把这些文字和同辈分享,为后辈引路,也替自己留份回忆。

投稿说明

1.征稿对象:复旦大学2025级本科生

3.请将稿件以word格式发送至邮箱:fdzszg@163.com

邮件主题命名为“【旦生纪投稿】姓名-毕业中学-录取专业

4.投稿被采纳后,可在开学后领取复旦文创礼物(小熊/帽子),具体领取时间地点另行告知。

文案 | 陈俊浩

审稿丨Aristoi

排版 | Yob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