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629年秋,天气已凉,皇太极把目光投向了久治安稳的中原。他不打正面,绕路蒙古,用骑兵带路,后金兵马顺利突破防线,直逼北京。明军反应慢,城防一片虚空,不知道是不是早期朱由检心里打着别的算盘。这一年后,北方再无净土。到底是谁让都城危在旦夕?!
1629年秋,天气已凉,皇太极把目光投向了久治安稳的中原。他不打正面,绕路蒙古,用骑兵带路,后金兵马顺利突破防线,直逼北京。明军反应慢,城防一片虚空,不知道是不是早期朱由检心里打着别的算盘。这一年后,北方再无净土。到底是谁让都城危在旦夕?!
追根溯源,还得翻回三年前。那时宁远之战,风头正劲的是袁崇焕。他带着两万兵,城墙摩拳擦掌,红衣大炮声震辽西,后金大军硬闯,吃了大亏,丢了近两万兵,努尔哈赤灰头土脸,回去后郁郁而终。明朝赢了气势,守住了关外,士气大涨。是不是从那时候,袁崇焕就觉得自己能左右大局?
胜了仗,袁崇焕开始忙着筑防线,山海关、宁远、锦州,互为犄角。每堡都有炮,铁骑难近。关外一时无恙。谁也没想到后来的努力,全变成了摆设。其实也不对,毕竟防线没破,只是没拦住绕路的敌人罢了。如此死守到底好不好?也许早有人争论过。
那头皇太极上位,带着新气象,宁锦之战明军撑住了,后金灰溜溜退兵。他倚靠蒙古,把林丹汗赶出漠南,悄悄打开南下的道路。此刻的朱由检已除掉魏忠贤,大权在握,关心关外,却对草原风云闭眼不看。是不是他觉得蒙古不成气候?历史真让人捉急!
此后,袁崇焕警觉多了,屡次上疏,不好好守蓟州就是漏洞。皇太极绕道会来,后路不保,可帝王未听。两封奏疏全打水漂。有人说,崇祯眼里只看得见权臣斗争,看不见狼烟四起。他到底是主忧还是臣忧?
京师自永乐迁都,太平了近200年,市井百姓早忘了战争滋味。守军甚至不懂火器名,不会用炮,兵备废弛,城墙看似坚固实乃薄纸一层。可这一年内,皇太极已掌控漠南,明朝却还不修防。防线变成了马奇诺,名存实亡!
十月,皇太极亲率大军,喀喇沁部做导游,龙井关和大安口悄然破墙。顺着喜峰口直下,山门大开。明军根本招架不住,几乎没人打得赢。沿途烧杀,不只是兵士,百姓也盛难逃劫。防线一夜溃破,本该坚不可摧,转眼成了纸糊。
这时候,路线其实很简单。从破口到北京,遵化——蓟门——通州——京师,直行就到。袁崇焕急令赵率教赶赴遵化封堵。却被皇太极预先设伏,一场突袭后,明军覆灭。后金继续西进,明军追赶不及,形势愈发危急。
蓟州是关键一环。袁崇焕亲率主力入驻,想堵住皇太极。可是皇太极悄悄绕过,不予纠缠。你追我赶,双方比拼速度。袁崇焕落空两次,急切异常,却始终慢了一步。不知算不算运气不好,有人觉得明军太过死板。
京师震动。崇祯焦头烂额,赶紧启用年迈的孙承宗督军。所有军队,勤王入京,袁崇焕统一指挥。太监父母官全带家丁巡逻城墙。慌乱和紧张并存。明军满桂、侯世禄赶到德胜门扎营,准备迎战。此时局势如火烧眉毛!
京师第一战,德胜门破晓。皇太极用炮先轰明军,亲率正黄红旗冲锋,蓝旗蒙古骑兵侧击。明军城头还击,可炮弹乱飞,误伤己方,一片混乱。惨烈厮杀后,侯世禄部溃败,满桂死战受伤,局势摇摇欲坠。有人竟还觉得守得住城,真是太乐观了点?
广渠门再战,袁崇焕和祖大寿赶到,正南、西部、西北分兵,铁骑与后金厮杀。箭如雨下,袁崇焕甲如刺猬。关宁铁骑死战数次,硬生生顶住了冲击。后金伤亡惨重,被逼撤退。第一战明军赢了,但付出大代价,士兵精疲力尽。队伍不能入城休整,皇帝担心出事,偏不信任袁崇焕。这是明朝老规矩,勤王军不得入城。可满桂已入德胜门,袁崇焕却被拒之门外,帝心猜疑明显。
崇祯起初信任袁崇焕,后来却疑心作祟。袁崇焕在蓟州拦截失败,没追击敌人,反而选择河西务,没能有效阻止后金烧杀掠夺。加上袁崇焕个人风头太劲,杀毛文龙之事也有影响。崇祯多疑,小动作一多就觉得不对劲了。是不是袁崇焕太自信?
十三天后,左安门又起激战,后金败退。皇太极散播流言,说有秘密约定,要陷害袁崇焕。明朝功臣,陷入反间。朝中勋贵弹劾袁崇焕,声称他故意放任后金劫掠。崇祯赶在袁崇焕孤身进京时,将其逮捕。祖大寿军心一散,后金再次猛攻,明军败局已定。满桂战死,祖大寿返锦州,曾经优势瞬间化为乌有。
此时的局面,明朝已无法挽回。后金劫获大量人口财物,将北京城当成磨刀石。一场原本可守可胜的战役,被君臣各自为政、互不信任葬送。袁崇焕遭凌迟而死,八旗兵退回草原。己巳之变成为明朝防线崩溃、战局逆转的标志时刻。后金出入关口,于明朝如入无人之境。
几年后,清军反复攻入长城,烧至济南。可明朝已无力还击,只能被动防御。堡垒逐一失守,铁骑再无声息。经济封锁、外交联盟,原本赖以托底的战略手段彻底失效,明朝只能坐看最后一根稻草被折断。
己巳之变,关宁锦防线终成摆设。防线尚在,人心已散,明军越打越弱,百姓流离失所。后来五次入关,最远一度到济南。明朝流血流泪,一地鸡毛。
有人觉得崇祯太过短视,有人认为袁崇焕也有失算,历史的复杂大概难以一言蔽之。反正己巳之变之后,京畿永不再有昔日的太平,就算有铁骑,也已经远离了百姓的欢声笑语。
写到这,还会有人纠结到底谁该负责吗?明军、朝廷、名臣、帝王,各有各的命数。反正防线被破,局势如山倒。谁都没能力挽天倾。
历史就这样散落在尘埃里,有的人还在城外露宿,有的人已经被烧杀劫掠。后金笑着退兵,明朝终将失去最后机会。时间流逝,一切归于无言。
来源:蛋蛋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