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短剧市场爆发使中老年演员成为稀缺资源,六旬老人日薪最高可达五千元,能记台词者档期全满。
横店影视城正上演一场意想不到的“抢爹大战”。
短剧市场爆发使中老年演员成为稀缺资源,六旬老人日薪最高可达五千元,能记台词者档期全满。
与此同时,年轻群演日薪仍徘徊在两百元左右,行业生态悄然生变。
老张头五点摸黑起床时,隔壁老李还在打呼噜。
这年头,横店片场最抢手的不是小年轻,而是像老张这样六十出头、头发梳得溜光、能演豪门老爷的老戏骨。
可家里人一开始没少泼冷水:“退休了不带孙子,跑去演啥戏?丢人!”
王玲阿姨的女儿更直接:“我妈同事都享清福,就她瞎折腾!”这话戳心窝子啊。
老一辈人图稳定,退休了就该买菜跳舞带孙子,突然跑去拍戏,儿女觉得跌面儿,街坊邻居嚼舌根,说“老不正经”。
可他们心里憋着火:为啥老了只能有一种活法?
老陈头以前当保安队长,现在,他说:“三十多岁就想演戏,但那会儿养家糊口,没敢想。现在孩子大了,我得为自己活一回!”
但现实很骨感,新人演员刘蓓一天挣几百块,淋雨戏拍到感冒,女儿电话里埋怨:“图啥?”
图啥?就图镜头对准时,心里那点热乎气儿没灭。
这些中老年演员们,很多人都是退休后才开始接触表演的。他们中有的是以前的教师,有的是企业员工,还有的是退伍军人。
辛苦了大半辈子,把孩子拉扯大,帮他们成家立业,好不容易退休了,就想找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做。
可子女们往往不理解,觉得父母这个年纪就应该在家享清福,带带孙子孙女,而不是跑去“不务正业”。
学表演对年轻人来说都不容易,更别说上了年纪的人。记台词就是个大门槛,很多老演员记性不如年轻人,大段台词要反复背才能记住。
拍摄时一紧张就容易卡词,还得快速跟上对手戏演员的节奏,稍微慢一点就会影响整个剧组的进度。
除了台词压力,体力也是个考验。
短剧拍摄节奏快,每天工作12到16小时是常态,遇到夜戏更是要连轴转。
片场不会因为你年纪大就特殊照顾,状态好不好全靠自己调整。
更让人难受的是家人的不理解。很多中老年演员刚开始都是瞒着家人来横店的,或者是在家人的反对声中硬着头皮坚持。
有的子女觉得父母演戏“丢人”,有的担心父母被骗,还有的单纯就是不理解为什么父母老了还要这么折腾。
这种家庭矛盾让很多追梦的老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们还是咬牙坚持着,只想证明自己除了带孙子,还能做点别的。
短剧火得离谱,宅斗、豪门戏扎堆拍,导演满街找“长得贵气”的老爷太太。
张老师这月演了十多次富豪爹,片酬涨到能带老伴去欧洲古堡度假。
虽然嘴上瞒着具体数,但嘴角笑到耳根子。
市场供不应求,有气质的中老年演员成了香饽饽,选角导演吐槽:“长剧只要几个老角色,短剧几乎部部需要父母辈,关键角色还不少!”
王玲阿姨因为演慈母出圈,女儿从反对变经纪人,朋友圈帮娘亲宣传台词。
老赵头从机械厂领班变身豪门管家,自嘲“升职了”。
这行收入差距大,但机会多了:培训机构开速成班教走位、背词、镜头感,一群老伙计互相搭戏,比广场舞带劲。
演技咋练?生活就是老师!刘蓓演崩溃戏想起去世老伴,一条过,哭完释然了:“表演让我喘了口气。”
现在横店银发族抱团取暖,谁有戏牵线搭桥,片场盒饭都嚼得香。
短剧市场的火爆真是给中老年演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从前年开始,《闪婚50岁》、《闪婚老伴是豪门》这些中老年题材的短剧突然爆火,播放量动不动就上亿。
这下可好,各大制作公司纷纷跟进,中老年短剧成了香饽饽,对中老年演员的需求量猛增。
横店每天有超过100个短剧剧组同时在拍,大多数短剧都有中老年角色,对群演的需求十分庞大。
尤其是主角父母的戏份很重,有些剧甚至主角就是中老年人。
为啥短剧这么需要中老年演员?说白了就是题材决定了的。现在流行的短剧题材大多是家庭狗血、豪门恩怨、老年爱情这些,哪能少了老爷太太、老爸老妈的角色?
而且短剧制作周期短,一般7天就能拍完一部,节奏快得很,不像长剧那样磨磨蹭蹭。
这种快节奏的制作方式正好适合那些想找点事做但又不想被长期捆绑的中老年人。
虽然外面传言中老年演员日薪能到五千,但实际上没那么夸张。
刚入行的新人一天也就一两百元,有经验的、能露脸带句台词的特约演员,日薪大概在800到1500元左右。
能拿到日薪两三千的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所谓“日薪五千”更多是吸引眼球的噱头。
薪资水平主要看剧组预算和角色戏份,如果剧组投资大、预算多,演员薪资也会相对高些;要是小成本制作,那薪资自然就低。
不过对很多中老年演员来说,钱不是最重要的。
他们更看重的是表演带来的精神满足和成就感。
在不同角色间切换,体验超越平日的人生,这种新鲜感特别难得。
有时走在街上被观众认出,问是不是某部剧里的谁谁谁,那种自豪感金钱换不来。
表演让他们找到了归属感和成就感,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是特别奇妙的人生体验。
老了就得认命?
横店这帮银发族偏不服!他们用演技撕掉年龄标签,告诉咱:梦想不分早晚,活着就得带点劲儿。
子女起初嫌丢面儿,后来瞧见爹妈镜头前发光,才懂——父母不是胡闹,是找回了自己。
短剧这阵风刮得好,让老骨头们赚了钱、圆了梦,更让年轻人瞅明白:孝顺不是捆着父母带孙子,是支持他们活出样儿。
岁数大了咋啦?人生下半场,戏才刚开幕!
来源:探秘发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