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艾滋病病例上升?两位50岁老人揭示背后原因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8 06:19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932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我真没想到,老了还会得这种病。”
这是老王在接受检查后说的第一句话。他今年57岁,家住河南一个小镇,平时种地、带孙子、打点零工,日子算不上富裕,但也算安稳。

直到他因为反复发烧、夜间盗汗,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艾滋病离自己很远,尤其是离农村、离老年人更远。但现实是,这些年,农村地区的艾滋病感染者正在逐年增加,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像老王这样的中老年人。

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采访了两位感染者,也请专家来解读其中的原因和误区。

老王的感染过程,说起来让人唏嘘。

“我们这边有人办了个‘养生馆’,说是按摩保健的。一次80块,进去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按摩那么简单。”

老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当时也糊涂了,进去几次,后来查出有感染,才知道后悔。”

多数农村老人信息闭塞,对疾病传播途径了解不多。老王说他从没听说过艾滋病可以通过性传播,以为只有吸毒的人才会得这种病。

但根据国家疾控局公布的数据,我国艾滋病传播途径中,性传播占比已超过95%,而其中异性传播又占大多数。

农村地区的“灰色性服务”场所监管薄弱,不少老人因孤独、缺乏陪伴,成为这些场所的常客,却没有避孕措施,更不了解感染风险。

另一位讲述者是53岁的刘阿姨,来自云南边境农村。

“我丈夫去世早,孩子在外打工,一个人在家难免孤单。有个男的加我微信,说愿意照顾我,还聊了好几个月,我就信了。”

结果对方见面后提出发生关系,刘阿姨起初拒绝,但几次之后,两人变成“朋友”。直到一次体检,医生告诉她,她的HIV抗体呈阳性。

“我当时都傻了,我没做什么坏事,怎么就感染了?”

很多农村女性与刘阿姨一样,没有接受过系统性教育、不懂性传播疾病,甚至不知道艾滋病是什么。

而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近年来通过“感情欺诈”感染HIV的中老年女性比例在上升。

事实上,农村地区艾滋病感染率上升,并不是最近才发生的事。

2005年以后,中国艾滋病流行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农村,成为防控重点区域。

以下是几个关键原因:

防艾宣传不到位。城市有社区讲座、网络科普、学校教育,而很多农村地区,艾滋病仍是“羞于启齿”的话题,甚至有些村民从未听过这个词。老年人防范意识差。很多老年人以为自己“年纪大了,不可能得这种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全国多个省份的疾控中心数据显示,50岁以上感染者逐年增加伴侣流动性强。外出务工、再婚、农村“光棍危机”,使得农村老年人有更多“临时性伴侣”或不稳定关系,但缺乏安全性行为的观念。检测率低、发现晚。在城市,HIV检测已经较为普及,但农村地区很多人从未做过一次检测,直到出现明显症状才被确诊,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期

很多人一听“艾滋病”三个字,就觉得人生完了。

其实早在上世纪末艾滋病就不再等同于“死亡判决”。

目前,国家已经将抗病毒治疗(ART)纳入医保,并提供免费药物。只要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大多数感染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甚至结婚生子。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科统计,规律服药的患者,其体内病毒载量可控制在检测不到的水平,同时也不具备传染性。

解决农村艾滋病问题,不能只靠宣传横幅或标语。

真正有效的方法,应该包括:

普及基础知识:通过村医、广播、农村集市等形式,用通俗语言讲清楚什么是艾滋病、怎么传染、如何预防。

鼓励检测:将HIV检测纳入常规体检,让更多人能够早发现、早治疗。

强化老年关怀:农村空巢老人多、情感匮乏,需要更多社会支持,减少他们因为孤独而陷入风险行为的可能。

打击非法性服务:加强对“养生馆”“按摩店”等场所的监管,从源头减少传播途径。

艾滋病,并不是“城市病”,也不是“年轻人的病”。

它就藏在我们看似平凡的生活里,尤其是在信息闭塞、文化保守的农村地区,更容易被忽视。

老王和刘阿姨的经历,不是个例。他们并不是“坏人”,只是缺乏保护自己的知识和意识。

正如疾控专家所说:“艾滋病的最大敌人,不是病毒,而是无知和偏见。”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对艾滋病多一分了解,少一分恐惧;多一分理性,少一分偏见。

参考资料: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艾滋病流行病学年报(2023)》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艾滋病防治知识手册》
[3]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科. 《HIV抗病毒治疗临床指南》
[4] 北京地坛医院. 《关于老年人HIV感染的临床观察》

来源:孟医生纵观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