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话说这俄乌事儿从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军队跨过边境那天起,到现在2025年9月,超过三年半,这场仗打得没完没了,本来以为是场速战速决,结果拖成持久消耗战。乌克兰那边伤筋动骨,俄罗斯也没讨到便宜,美国和欧洲这些援助方也跟着遭罪。最有意思的是,各国现在慢慢回过
话说这俄乌事儿从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军队跨过边境那天起,到现在2025年9月,超过三年半,这场仗打得没完没了,本来以为是场速战速决,结果拖成持久消耗战。乌克兰那边伤筋动骨,俄罗斯也没讨到便宜,美国和欧洲这些援助方也跟着遭罪。最有意思的是,各国现在慢慢回过味来,当初中国没急着站队,坚持中立呼吁对话,这步棋走得稳当。要是早点看清这点,说不定局面不会这么僵。
先说乌克兰这边的苦头吧。这场仗直接砸了乌克兰的经济锅。根据最新数据,到2024年底,乌克兰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7749亿美元,这数字听着就让人腿软。基础设施毁得最惨,2100亿美元的损失,铁路桥炸了,公路坑坑洼洼,工厂车间空荡荡的,生产链子全断了。专家估摸着,要是仗再这么打下去,损失轻松破万亿。别光看钱的事儿,人命关天,战前乌克兰人口4100万左右,现在缩水到3000万,600多万难民跑去波兰这些邻国,劳动力短缺得厉害,工厂开工率低,农业也跟不上,粮食出口本来是支柱,现在卡壳了。
债务这块更要命,战前就227亿美元,到现在飙到2300亿美元,美国那边还压着要用稀土矿产还一部分债。要是真签了协议,乌克兰一半矿产资源就得拱手让人,这对长远发展是雪上加霜。社会层面,青壮年伤亡上百万,家庭支离破碎,重建起来不是一两年的事儿。乌克兰政府天天求援,但资源耗尽了,翻盘机会越来越小。泽连斯基上台时雄心勃勃,现在面对这烂摊子,只能咬牙顶着。
俄罗斯那边呢,看起来硬扛住了,但内伤不轻。西方制裁一波接一波,能源出口本来靠欧洲,现在管道断了,转头卖给亚洲,但价格和量都不理想。俄罗斯GDP从2022年到现在涨了5.6%,但2025年预测只有0.9%,预算赤字拉大,通胀隐隐抬头。军事上,伤亡估计到2025年夏天就破百万,补给线拉长,装备损耗大。外交上,被欧洲孤立,德国法国这些老伙伴翻脸,联合国席位晃荡。俄罗斯经济转了个弯,靠军工和石油撑着,但长期看,潜力损失12%,美元GDP累计掉队不少。这仗打得俄罗斯从能源大国变成堡垒经济,表面风光,里子空虚。
美国插手最深,花钱如流水。从2022年1月到2025年6月底,美国砸了1306亿美元援助乌克兰,其中1280亿直给政府用。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订单爆棚,2024年上半年营收涨11%,导弹弹药流水线忙不过来。这帮军火商赚翻了,但美国纳税人买单,国会天天吵预算,长期援助消耗国力。特朗普上台后推和平,但也得掂量国内反对声。俄罗斯没如预期速败,北约军力被质疑,美国全球领导地位晃了晃。能源上,美国卖高价液化气给欧洲,短期捞一把,但盟友关系微妙,欧洲怨声载道。
欧洲的日子更难过,总援助到2025年6月1657亿美元,比美国多出一截。能源危机是最大痛点,俄罗斯天然气断了,2022年价格飙到历史高,德国工厂关门,通胀10.6%,超市物价翻倍。波兰接了300多万难民,营地挤爆,社会福利压力山大。欧盟从冻结俄罗斯资产里挤出39亿美元援助,2025年4月又加23亿,但这杯水车薪。经济上,欧洲GDP拖后腿,贫困加剧,粮食不稳。欧洲本想遏制俄罗斯,结果自己经济陷泥潭,外交上还得哄着美国别撤支持。北约峰会天天开,安全焦虑升温,这仗让欧洲从能源互补变成高成本依赖。
中国从头到尾没卷进去,这点现在看最明智。2022年2月25日,外交部就表态,尊重主权,支持谈判解决,别用武力。没跟风制裁俄罗斯,继续正常贸易,2024年中俄贸易额破2400亿美元,粮食能源来往顺畅。跟乌克兰也保持联系,2025年2月16日,王毅见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强调中国是乌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额稳增。中国喊话对话是唯一出路,2025年7月3日王毅在柏林又重申这点。北京没偏哪边,呼吁冷静,避免恶化。这立场稳,国际上虽有指责中国暗助俄罗斯,但事实是中国推动和平倡议,为谈判留空间。
各国现在终于尝到苦头,开始觉察不对劲。特朗普政府2025年上台后,急推和平,4月抛出“最终提案”,8月15日在阿拉斯加美俄峰会,但进展慢。俄罗斯要顿巴斯自治带否决权,乌克兰咬牙不让步。9月12日,克里姆林宫说谈判“暂停”,怪欧洲阻挠,同时跟白俄罗斯搞Zapad-2025军演,北约警铃大作。特朗普本想让俄乌自己谈,但两周期限一到,没结果。欧盟顶外交长卡娅·卡拉斯警告,别上普京的土地让步圈套。沙特吉达3月会谈签了30天停火,但执行磕绊。土耳其7月前夕谈得热乎,8月9日泽连斯基公开底线不割地。
这局面下,中国因素被放大。特朗普团队觉得中国支持俄罗斯,让仗拖长,9月8日有报道说北京忘了对乌克兰的旧债,转而政治经济帮俄。欧盟7月制裁两家中资银行,理由是助俄军。但中国回击,坚持中立,9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重申,对乌危机立场一贯,对话是出路。中国没忘原则,非干涉内政,经济合作是互利。俄罗斯靠中国市场喘气,但中国没卷入军事。印度朝鲜也偏俄,但中国更低调。这让和平谈判断惦记,中国呼吁被视为长远眼光。
想想看,当初美国深介入,欧洲跟风援助,以为能速胜俄罗斯,结果三年多过去,仗没停,钱烧光,人命搭上。俄罗斯顽强,乌克兰韧性足,但双输。各国现在回想,中国没急着挑边,保持经贸,推对话,这不光避开风险,还稳住全球供应链。能源粮食价格稳了点,多亏中国中立贸易。国际博弈里,中立不是软弱,是算盘打得精。特朗普推谈,中国乐见其成,9月谈判虽暂停,但迹象在,停火呼声高。
来源:史观天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