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秋粮作物品种多,从南到北覆盖广,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4。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2025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长势正常偏好,夺取秋粮丰收有基础。目前,主产区秋粮已陆续开镰收获,各地已投入约1000万台(套)农机具参加“三秋”作业,预计再过10天左右,秋
央视网消息:我国秋粮作物品种多,从南到北覆盖广,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4。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2025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长势正常偏好,夺取秋粮丰收有基础。目前,主产区秋粮已陆续开镰收获,各地已投入约1000万台(套)农机具参加“三秋”作业,预计再过10天左右,秋粮将迎来大面积收获。
新装备新技术赋能 27万多亩花生迎丰收
山东青岛平度市作为胶东半岛的花生重要产区。眼下,27万多亩花生迎来收获季,种植户们利用晴好天气加紧抢收。而新装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更是加快了花生的收获进度,提高了花生的品质。
在平度市新河镇顾家村的一处农田里,种植户顾秀柱正利用履带式联合收获机采收自家花生。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花生藤蔓破土而出,紧接着抖土、摘果、清选等环节一气呵成。
以往,花生收获单纯依靠人工,劳动强度大、环节多,费工费时、效率较低。如今,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科技赋能极大地改变了花生传统生产方式,激发了农业新质生产力。
平度市农业农村局农机装备科副科长葛晓升介绍,目前,花生从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满足花生分段收获、联合收获多种收获模式。
病虫害防控效果也是关系花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2025年,在常规防治手段的基础上,当地还首次引入“蛇床花带”生态防控新技术。主要针对高发的“花生蚜”病虫害,通过“以草养虫、以虫治虫”的方式,减少化学杀虫剂使用,促进花生优质高产。
南瓜丰收季 无人机运输提效率
金秋时节,南瓜飘香。贵州省都匀市毛尖镇的1500亩南瓜迎来丰收,无人机轻盈穿梭于田间,完成运输作业,为南瓜采收助力。
走进毛尖镇双新村南瓜种植基地吊运现场,操作人员熟练操控无人机,将吊绳系紧打包好的南瓜后,精准降落至堆货点,迅速卸货后又继续下一次吊运,高效又准确。
双新村南瓜种植基地位于山坡地带,受地形限制,以往依赖人力搬运既耗时费力,还容易造成南瓜磕碰损伤,影响品质和售价。2025年8月,当地投入7万余元购置了一台专业运输无人机,单次可吊运约75公斤南瓜,大幅缩短了采收周期。
近年来,毛尖镇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规模推广南瓜种植。由公司统一提供种苗、技术及销售渠道,农户负责具体种植管理,直接带动当地2000多群众实现就业增收。
1.2万亩开心果迎来丰收季
眼下,新疆喀什地区的开心果陆续迎来丰收。果树上挂着一簇簇饱满的果实,在粉红色外皮的包裹下,颗颗开心果如同朵朵花苞即将“绽放”。
2025年,喀什地区泽普县、疏附县等地,通过科技育种与规模化种植带动村民增收。科研团队还通过攻克育苗成活率低、嫁接技术不稳定等难题,为丰产丰收筑牢基础。截至目前,喀什地区种植开心果1.2万亩,年产量预计达到120吨左右。
千余万寿菊盛开 “金色产业”带动增收
黑龙江鸡东县永和镇的千余亩万寿菊目前已迎来盛放期。金灿灿的花海扮靓了乡村田野,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色产业”。
当前,正值采花旺季,平均7天就要采摘一次,这也吸引了大量周边村民就近务工。近年来,当地以万寿菊产业为抓手,引导农民规模化种植与科学化管理的紧密结合。由农业技术人员全程指导种植管护,通过企业订单等方式,带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来源:央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