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既然游乐场存在这么多潜在危险,那该怎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呢?其实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身体协调性和认知水平差异很大,所以安全教育方法也得因人而异。
既然游乐场存在这么多潜在危险,那该怎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呢?其实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身体协调性和认知水平差异很大,所以安全教育方法也得因人而异。
3 - 5岁的孩子,身体协调性还不够好,对危险也没什么概念。带他们去游乐场,得全程紧紧牵着他们的手。像攀爬类设施,他们很难独立完成,很容易摔倒受伤。这个阶段主要就是教他们遵守基本规则,比如排队、不推不挤。
等孩子到了6 - 8岁,身体协调性有所提高,可以独立玩一些简单的攀爬设施了。但他们好奇心爆棚,喜欢冒险,可能会去挑战超出自己能力的项目。这时候就得告诉他们,哪些设施适合自己,不能盲目去尝试。
9 - 12岁的孩子,认知水平比较高,能理解复杂的安全规则。不过他们可能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太爱听家长的话。我们就得和他们平等沟通,让他们打心底里明白遵守安全规则的重要性。
还有特殊儿童,情况比较复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对待他们要有更多耐心,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安全教育方案。
除了年龄不同,孩子的性格也千差万别。不同性格的孩子在游乐场的表现不一样,应对策略自然也不同。
活泼外向的孩子,喜欢到处跑、到处玩,很容易忽略周围的危险。对于他们,要经常提醒注意安全。比如在他们准备玩某个设施前,和他们一起检查设施是否安全。
内向胆小的孩子,可能会对一些游乐设施感到害怕。我们要鼓励他们尝试,但别强迫。可以先从温和的设施开始,让他们慢慢建立信心。
调皮好动的孩子,喜欢搞恶作剧,可能会在游乐场上做出危险行为。对于他们,要立好规矩,明确告诉他们哪些行为不能做,做了会有什么后果。
安静沉稳的孩子,比较遵守规则,但不太会主动表达想法。我们要多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在游玩中的感受,确保他们的安全。
了解了不同年龄和性格孩子的安全教育方法,那怎么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安全知识呢?我总结了5个游戏化教学模板。
角色扮演游戏是个不错的办法。可以和孩子一起扮演游乐场的工作人员和游客,模拟各种场景,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安全规则。比如孩子扮演工作人员,检查游客的安全装备是否穿戴正确。
安全儿歌也很有用。编一些简单易记的儿歌,教孩子唱。孩子在唱歌过程中就能记住安全知识,像“游乐场,真好玩,遵守规则别乱跑,排队等待不拥挤,安全第一要记牢”。
安全卡片游戏也值得一试。制作一些卡片,上面画着正确和错误的行为,让孩子分辨。通过这个游戏,孩子能更直观地了解安全规则。
寻宝游戏也挺有趣。在游乐场上藏一些写着安全提示的小卡片,让孩子去寻找,找到后一起学习上面的内容。
情景模拟游戏能提高孩子应对危险的能力。设置一些危险情景,比如模拟孩子在游乐场上和家长走散,让他们想办法解决。
即便我们做了这么多安全教育,但在游乐场意外还是可能发生。这时候,家长得知道一些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我整理了一个常见事故处理流程图,希望能帮家长在遇到问题时冷静应对。
如果孩子摔倒擦伤,先用干净纸巾或毛巾擦去伤口上的灰尘和血迹,再用碘伏消毒,最后贴上创可贴。
要是孩子被异物卡住,要及时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情况严重的话得立刻送医院。
如果孩子和家长走散,让孩子站在原地别动,家长尽快联系游乐场工作人员,通过广播寻找孩子。
总之,孩子在游乐场的安全是头等大事。我们要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制定安全教育方案,用游戏化方式传递安全知识,家长也要以身作则遵守安全规范,这样孩子才能在游乐场玩得开心又安全。
来源:小箱爱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