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举办“天府稻香杯”微马赛,展现乡村田园魅力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8 20:45 1

摘要:金秋九月,稻浪翻滚。2025年9月17日,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的千亩梯田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天府稻香杯"微型马拉松赛在晨曦中鸣枪开跑。这场融合了体育竞技与农耕文化的乡村赛事,不仅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跑者,更以"稻田里奔跑"的独特体验,向

金秋九月,稻浪翻滚。2025年9月17日,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的千亩梯田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天府稻香杯"微型马拉松赛在晨曦中鸣枪开跑。这场融合了体育竞技与农耕文化的乡村赛事,不仅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跑者,更以"稻田里奔跑"的独特体验,向世界展示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清晨6点,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层叠的梯田,参赛选手们已沿着田埂热身。与传统马拉松不同,这条全长10公里的赛道蜿蜒穿过金色稻海,60%的路段由宽约1.5米的田埂构成,跑者需在保持平衡的同时,感受稻穗拂过手臂的酥麻触感。来自成都的中学教师王建军在赛后感慨:"每跑一步都能闻到稻谷清香,远处还有傈僳族姑娘在唱山歌,这比城市马拉松多了份生命的律动。"

赛事筹备组巧妙利用地理特征,将农耕元素贯穿始终。起点设在新山村的观景平台,跑者出发时,当地农民用长号吹响开镰号角;5公里处的补给站提供现舂的米易紫米粥;终点线则设计在刚收割完的稻田里,完赛奖牌是镶嵌着稻穗的木质徽章。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北京来的马拉松爱好者李雯直呼惊喜:"我参加过20多场马拉松,这是第一次拿到带着泥土清香的奖牌。"

作为四川省"体育+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本次赛事带动了整条产业链的联动。米易县文旅局负责人介绍,比赛期间周边民宿入住率达95%,特色农产品展销区单日销售额突破80万元。更可喜的是,通过赛事直播镜头,全国观众看到了傈僳族非遗展示、传统打谷比赛等民俗活动,让"阳光米易"的文旅品牌影响力提升37%。

在竞技层面,赛事设置了专业组与大众组。专业组冠军被云南选手和志强以38分12秒夺得,他赛后表示:"田埂跑需要更高专注力,转弯时得像插秧一样控制重心。"大众组则涌现不少温情画面,62岁的本地农民张富贵带着孙子完赛,他说:"种了一辈子水稻,今天才发现在稻田间奔跑这么美。"

这场赛事背后是米易县多年的产业布局。近年来,当地通过"稻菜轮作"模式实现亩产年收入超3万元,建成万亩优质稻基地。此次赛道经过的4个村落,正是攀枝花市"田园综合体"建设示范区,稻田养鱼、稻鸭共作等生态农业景观成为赛道旁的流动风景。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透露,明年将扩大赛事规模,并增设农耕体验组。

文化赋能成为最大亮点。赛道沿线设置的12个文化展示点,系统呈现了从育种到丰收的全过程。在7公里处的传统农具体验区,跑者可尝试使用弯弓打谷机,不少年轻人首次了解到"一粒米"的诞生要经历138天。傈僳族织布、火草麻编织等非遗展示,更让赛事成为移动的文化长廊。来自深圳的参赛者陈悦在社交媒体发文:"这不是比赛,而是一场农耕文明的深度研学。"

赛事安全保障同样体现乡村智慧。组委会动员200名村民组成"护跑团",在狭窄田埂段手持竹竿形成防护栏;医疗点特别配备治疗蚂蟥叮咬的草药包;甚至调来6台收割机作为应急通道。这种"土办法"与现代化保障的结合,确保了零严重伤病的完美记录。

夜幕降临时,稻田音乐会将活动推向高潮。傈僳族非遗传承人褚丽华带领村民表演《稻魂舞》,运动员与农民围着篝火跳起"嘎且且撒勒舞"。米粒形状的无人机灯光秀在夜空绽放,勾勒出"农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图景。正如赛事总指挥、米易县委书记蔡君所言:"我们要让每一株稻穗都成为乡村振兴的代言人,让每一条田埂都变成通向共同富裕的跑道。"

这场在金色稻浪中跃动的体育盛会,不仅刷新了人们对马拉松的认知,更探索出一条"以赛兴农"的特色路径。当运动鞋踩过饱含露水的田埂,当奖牌碰撞出稻谷的声响,"天府稻香杯"已然超越体育赛事本身,成为展示中国乡村新貌的鲜活窗口。据悉,四川省体育局正计划将这一模式推广至全省,让更多农田变赛场,让更多丰收成为最美的风景线。

来源:山地小回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