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庆阳市已复查“三普”以来不可移动文物单位3408处,其中西峰区124处、庆城县186处、环县355处、华池县501处、合水县630处、宁县702处、正宁县157处、镇原县753处,调查新发现文物138处。
日前,记者从庆阳市“四普办”获悉,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庆阳市已复查“三普”以来不可移动文物单位3408处,其中西峰区124处、庆城县186处、环县355处、华池县501处、合水县630处、宁县702处、正宁县157处、镇原县753处,调查新发现文物138处。
自庆阳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庆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印发《庆阳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方案》,成立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普查工作专班,2次召开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专班会议,各县(区)相继召开多次领导小组(专班)会议安排部署普查工作。市“四普办”组织专家督察组对各县(区)普查进行现场督察指导,投入50多万元为各县(区)配备了无人机、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等普查设备8套,发放服装78套。
为了切实提高普查队伍业务能力,庆阳市“四普办”选派2名普查工作专干,参加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培训班,市、县(区)“四普办”选派12名普查工作专干参加了省级培训班。举办全市普查培训班,培训普查业务骨干80多人,组织全市所有普查队员参加全国文博网络学院举办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2024年度网上培训班。抽调各类普查人员118名,成立组建8支普查队伍,确保普查工作有序推进。
在普查工作开展过程中,庆阳市所有文博场馆、文物单位通过各自网站、公众号积极开展“四普”宣传,发布信息、视频等61条,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全面宣传“四普”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普查成果。发放文物保护宣传册300余份,向群众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增强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配合普查及“人人参与”“人人保护”的浓厚氛围。
来源:这里是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