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来,这场战争一开始根本没多少人相信会打这么久。1950年6月,朝鲜半岛突然起火,北边部队越过三八线,南边措手不及。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天气闷热,空气像是被压住了一样。
那天上午十点,停战协议签字仪式在谈判小屋里举行。
屋外是无声的对峙,屋内是一纸决定命运的协议。
有人说,那一刻,战争终于结束了。
但对很多人来说,战争其实从没真正离开过。
说起来,这场战争一开始根本没多少人相信会打这么久。1950年6月,朝鲜半岛突然起火,北边部队越过三八线,南边措手不及。
美国那会儿正忙着收拾二战后全球的摊子,对亚洲的局势关注不多,甚至在战争爆发前几个月,五角大楼还在削减军费。
谁也没想到,才刚从欧洲战场下来没几年,美军又得在陌生的山岭和河谷里打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争。
最早出动的是驻日美军,仓促之间被调往釜山。
装备不整,士气也不高,甚至连地图都不全。
一位美军军官后来在回忆录里写道:“我们连朝鲜的地形都搞不清楚,更别说敌人是谁了。”
可这场仗很快就不只是“朝鲜的事”了。
联合国很快通过决议,以“集体安全”的名义出兵,美军成了主力。
表面上是联合国军,实际上超过九成的兵力和装备都来自美国。
那时候的美国,刚刚确立起“世界警察”的定位,朝鲜成了它试图“证明自己”的第一场硬仗。
一开始,美军确实占了上风。
空中优势、炮火密度、后勤保障都远超朝鲜军队。
可没几个月,局势突然反转。1950年10月,中国志愿军越过鸭绿江,进入战场。
那会儿的美军指挥官麦克阿瑟,对此完全没料到。
他当时说:“中国不会出兵,出兵也不敢打。”结果没想到。
真打了。
而且打得极为顽强。
志愿军装备简陋,后勤极差,很多人穿着单衣就上了零下二十度的雪地。
但他们采用的是夜战、穿插、伏击等方式,与美军的现代化机械作战体系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对抗模式。
这种打法让美军非常不适应。
一位参与长津湖战役的美军士兵回忆说:“我们根本不知道敌人从哪儿来,只知道天一黑就要死人。”
就在这种极端条件下,美军的伤亡开始快速上升。
可奇怪的是,美方公开的伤亡数据却一直控制得很“精确”。
比如,美国国防部后来公布的数字是:阵亡约3.36万人,受伤10.32万人,失踪和被俘约5100人。
合起来,差不多14.2万人。
可问题来了,这个数字真的可信吗?
1959年,美国修建了一座朝鲜战争纪念碑。
碑上刻着的数字就比国防部的多不少:死亡54246人,失踪8177人,被俘7140人,受伤103248人。
如果把这些加起来,美军在朝鲜伤亡的数字就超过18万人。
而且这还不算战区以外的伤亡,比如驻日本和韩国后方部队的非战斗死亡和意外伤亡。
那会儿美国国内舆论压力也很大。
战争打得久,牺牲不断增加,可战线却始终停留在三八线附近。
许多美国家庭开始质疑:这场战争到底为了什么?而政府方面,则尽可能把数字“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尤其对阵亡数据,更是卡得极紧。
还有一个细节很少被提到。
美军每个师里编有约2500名南朝鲜士兵,这部分人虽穿美军军服、受美方指挥,但在统计上却不算“美军”。
他们的伤亡自然也没计入美国的官方数字里。
从技术上说,这没错。
但从实际战场角度看,他们是在为美国作战。
对比一下,中国志愿军方面的统计就清楚多了。
根据解放军总政治部战史资料,志愿军在朝鲜阵亡11.5万人,伤亡总数超过36万人。
中朝联军合计伤亡超过62万人。
而联合国军伤亡总计超过79万人,其中大约只有五分之一是美军,其余是来自英联邦、土耳其、菲律宾、泰国等国的部队。
战争结束后,美国迅速从战场撤军,留下一个长期分裂的半岛。
而对那些回国的士兵来说,战争的阴影却一直没散。2000年,美军公布了一份迟来的报告,承认在朝鲜战争期间,有数百名美军士兵在极寒天气中冻死、冻残,还有不少人在撤退途中失踪至今未归。
有人说,朝鲜战争是“一场没人赢的战争”。
这说法或许没错。
但在不同国家的纪念碑上,那些冰冷的数字里,藏着太多没说出口的故事。
1954年,一个在长津湖战役中失踪的美军士兵被正式列为“战后推定死亡”。
他的父亲在得知消息后只说了一句:“他是在哪条山沟里走的,我到死都想知道。”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提过他的名字。
参考资料:
Roy E. Appleman, South to the Naktong, North to the Yalu,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United States Army, 1992.
Allan R. Millett, The War for Korea, 1950-1951: They Came from the North,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2010.
李峰主编,《抗美援朝战争史料汇编》,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
王树增,《朝鲜战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
美国国防部历史办公室,《Korean War Armistice Agreement and Casualty Summary》,1954年。
来源:荣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