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哥求守护,爱你!”——就是这几句甜腻的语音,让河南周口一位六旬李大爷神魂颠倒,8天内刷光银行卡里所有积蓄,总共6万多,最后只剩33块!全部打赏给了一位女主播。
“大哥求守护,爱你!”——就是这几句甜腻的语音,让河南周口一位六旬李大爷神魂颠倒,8天内刷光银行卡里所有积蓄,总共6万多,最后只剩33块!全部打赏给了一位女主播。
老人事后面对镜头老泪纵横,狠狠扇自己耳光,连说“对不起女儿,对不起家人”。可钱还能要回来吗?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李大爷说,他经常给这位女主播“打PK”,下播后对方主动加他聊天,甚至脱衣服让他看裸体:“看完心里高兴!”
聊天记录里,女方不停喊“大哥”、求守护、说爱他,让大爷觉得“不上票都对不起她”。他成了她唯一的“榜一大哥”,前后花了近7万,后来两人还见面开了房。
可现实却令人心酸。李大爷的女儿说,别看父亲网络上这么大方,其实家里条件非常差:母亲精神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种地为生,平时“袜子内衣烂洞都舍不得换”。
这6万多元,是一家人省吃俭用攒了一辈子的积蓄!
事情发生后,李大爷和女儿试图联系女主播退款,但对方一口否认裸聊,反而要求他们“拿出证据”。
目前直播平台已介入核查,而女主播曾提出“和解可退1万元”,前提是投诉她的账号需撤销,让她重新开播。李大爷女儿已收到这1万元转账,但剩下的钱能否追回,仍是未知数……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陷入这类“打赏陷阱”?
一方面,孤独感是巨大推手。不少老人内心空虚、缺乏陪伴,一旦遇到嘘寒问暖、嘴甜热情的主播,很容易情感失控,把对方当成精神寄托。
另一方面,他们也容易被“视觉刺激”和“情感诱惑”操纵——就像李大爷,明明生活极其节俭,却心甘情愿把一生积蓄掏空。
那么问题来了:打赏的钱,法律上还能要回吗?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自愿打赏行为很难撤销。但这几种情况属于例外:
打赏人是未成年人打赏款严重超出家庭合理消费水平,损害夫妻共同财产打赏行为违背公序良俗,如涉淫秽内容、婚外情诱导、欺诈打赏李大爷的案例中,若可证明女主播存在色情诱导、虚假情感欺骗等方式,可能有机会追回部分款项。但取证是关键——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录音录像等证据至关重要。
事件背后,是一个亟待关注的社会问题: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成为直播打赏的“受害者”。他们可能不懂规则、不擅辨别情感欺骗,甚至不明白虚拟消费和现实积蓄的关系。而一旦钱被刷光,维权之路往往艰难重重。
我们该怎么做?
→ 子女得多关心父母的精神世界,常联系、多陪伴,帮助他们培养线下兴趣爱好
→ 平台应加强审核,对涉及诱导、色情、欺诈行为的主播严肃封禁
→ 社会也应推动建立更友好的老年人网络保护机制
李大爷的故事令人心痛,但也敲响了警钟:网络世界充满诱惑,有时温柔背后藏着的竟是冰冷的陷阱。
你是否也觉得,平台该为这类事件承担更多责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本文依据河南民生频道@小莉帮忙报道及多方信源综合撰写,人物均为化名。旨在以案说法,提醒公众理性打赏、防范风险。
来源:孙老师爱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