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明教授团队3项研究亮相EASD——聚焦“降糖+护肾”,为T2DM管理注入新动能 | 2025EASD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0 11:26 1

摘要:引文:2025年9月15日至19日,备受瞩目的2025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EASD)于奥地利维也纳盛大举行。这场全球内分泌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盛会,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糖尿病领域权威专家齐聚于此,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最前沿的临床发现与基础研究成果,推动着全球糖尿

医脉通整理报道,诚挚感谢陈莉明教授审核指导。

引文:2025年9月15日至19日,备受瞩目的2025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EASD)于奥地利维也纳盛大举行。这场全球内分泌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盛会,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糖尿病领域权威专家齐聚于此,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最前沿的临床发现与基础研究成果,推动着全球糖尿病研究的不断发展。

在这场学术盛宴中,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陈莉明教授团队共有3项研究成果呈现,研究分别围绕每周一次基础胰岛素GZR4的疗效与安全性真实世界研究中IDegLira在中国人群中的血糖控制效果,以及血清总胆红素与总胆固醇比值与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关联展开,为糖尿病药物治疗和并发症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证据与方向,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医脉通》就研究核心内容进行重点分享。

专家简介

陈莉明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卫生健康突贡专家

海河学者,天津名医,天津高校领军人才

IDF-WPR执委

中华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

《国际内分泌与代谢病杂志》主编、《中华糖尿病杂志》副主编,《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和《中华临床营养杂志》编委

研究一:在胰岛素治疗的中国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每周一次胰岛素GZR4注射液相较于每日一次德谷胰岛素实现了更优的血糖控制

背景与目的

基础胰岛素周制剂因其可通过减少注射频率提高治疗接受度和依从性,近年来逐渐成为胰岛素药物研发热点。本研究旨在评估一种国产创新胰岛素周制剂GZR4注射液与每日一次德谷胰岛素(IDeg)在经口服降糖药(OADs)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开放、达标治疗的Ⅱ期临床试验,共纳入96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7.5%至10.0%之间的符合条件的受试者。受试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GZR4或IDeg治疗,疗程16周。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治疗16周后HbA1c较基线的变化;安全性终点包括低血糖事件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

研究结果

GZR4组的最小二乘法均值(LSM)HbA1c降幅显著优于IDeg组(-1.26% vs. -0.87%,p1c

表1 主要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

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中,GZR4在治疗16周后表现出更优的HbA1c降低效果,有望成为糖尿病管理中一种安全有效的基础胰岛素周制剂。

研究二:真实世界研究中IDegLira改善中国成人T2DM血糖控制: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背景与目的

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复方制剂(IDegLira)是德谷胰岛素与利拉鲁肽的固定比例复方制剂,被批准用于T2DM的治疗。研究旨在探讨中国T2DM患者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接受IDegLira治疗的血糖控制情况。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单臂队列研究,数据来源于区域电子健康档案。纳入2022年3月5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接受IDegLira治疗的成人T2DM患者(n=12103),分析其连续接受IDegLira治疗180天后各项临床指标相较于基线的变化。主要研究终点为HbA1c的变化,次要研究终点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及每日胰岛素剂量的变化。根据既往治疗方案、HbA1c水平、年龄、空腹C肽水平及每日胰岛素剂量进行亚组分析,以评估不同亚组受试者HbA1c的变化情况。

研究结果

在1159例连续接受IDegLira治疗的受试者中,HbA1c从基线时的8.45%降至治疗180天时的7.38%,降幅达1.08%(p1c1c均出现显著下降(见图1);基线HbA1c水平越高,其下降幅度越大(趋势p值

图1 主要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

在中国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T2DM患者使用IDegLira治疗可显著改善血糖控制。各亚组均观察到HbA1c下降,且基线HbA1c水平越高,降幅越明显。

研究三:血清总胆红素与总胆固醇比值与T2DM患者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关联: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背景与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总胆红素与总胆固醇比值(TBIL/TC)对T2DM患者慢性肾脏病(CKD)进展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4,282例受试者。暴露因素为基线时的TBIL/TC比值。研究终点为首次发生CKD进展,其定义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级下降,且eGFR较基线下降≥25%。基于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CKD进展的风险比(HRs)。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剂量-反应关系。此外,另纳入758名受试者作为独立验证队列。

研究结果

在发现队列中,中位随访2.4年(四分位距1.3~3.8年)期间,共有522名受试者出现CKD进展。分析显示,TBIL/TC比值与CKD进展风险呈负相关,调整后HR为0.17(95%CI 0.07-0.41)。在调整混杂变量后,TBIL/TC比值第二、第三和第四四分位数组的HR值分别为0.61(95%CI 0.48-0.78)、0.55(95%CI 0.42-0.72)和0.55(95%CI 0.41-0.74)。RCS分析显示TBIL/TC比值与肾脏结局存在非线性关系,并进一步表明最佳的TBIL/TC比值阈值为0.25%。在验证队列中也观察到类似结果。

研究结论

相对较高的TBIL/TC比值与CKD进展风险降低显著相关。因此,该比值可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用于T2DM患者CKD风险分层和进展监测。

2025EASD现场采风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