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选秀造势、不走养成路线,这支男团凭什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0 10:28 1

摘要:当 J . Y .P ark(朴振英)、王霏霏、姚琛在TIMA压轴舞台上悉数登场时,还有一组少年也出现在他们旁边。这几张青春又陌生的面孔就是新人男团 「 奔赴少年 CIIU」。

内娱偶像赛道从不缺新的故事。

当 J . Y .P ark(朴振英)、王霏霏、姚琛在TIMA压轴舞台上悉数登场时,还有一组少年也出现在他们旁边。这几张青春又陌生的面孔就是新人男团 「 奔赴少年 CIIU」。

奔赴少年的经纪公司是泛领文化,其背后是常被称为 “韩国娱乐公司三巨头”之一的 JYP娱乐(JYP Entertainment) 。如果从最早有想法算起,JYP China 多年以前 就想要推出一支全新的中国男团,奔赴少年训练最久的成员已达八年。

但这似乎又不是一个推新人组合的 “最佳时期”——

当长视频平台的 “101系选秀” 只能扎根海外、环内娱播放,其所撬动的关注度和商业价值已不可同日而语。而曾经 以初创型公司为主的偶像行业 ,在历经大浪淘沙后,几乎也只剩头部玩家尚能留在牌桌。

所以,背靠韩国传统造星模式的JYP China,为何会选择在当下推出一支内娱男团?他们又是怎么看待自己的机遇与挑战? 娱理工作室 和 JYP China COO 刘淼 、奔赴少年的成员们展开了独家对话。

什么是JYP的标准?

就在对话的前几分钟, 刘淼刚 刚收到 TME(腾讯音乐集团)的反馈:“从各种维度来看,奔赴少年这次在TIMA和TMEA的整体表现非常好。”

将出道后的第一个舞台定在聚集了中、日、韩等亚洲明星的超级盛典上,并且和老板本人同台表演,着实让人感到 “新人组合来头不小”,似乎也透露出 JYP China 对奔赴少年的信心。刘淼直言其实大家的压力都很大,但对于新人来讲,能有如此高规格的舞台在内娱是一件极其珍贵的事,机会来了只能全力抓住它。

事实上, JYP China 想要打造一支中国男团的想法由来已久。

2018年,他们孵化了第一支内娱男团BOYSTORY,可以看作是韩国成熟的偶像培训模式与内娱市场的第一次融合。公司的国际化视野让BOYSTORY的脚步不仅局限于国内,在新加坡、泰国、印度、乃至巴西都有通告活动。 正是在海外收到的一些正向反馈,让公司有了继续打造新团的企划。

BOYSTORY

刘淼告诉娱理, JYP China 的选角工作一直在常年滚动着,渠道主要分为四种:

其一,常规 Casting,公司邮箱每天都在收集来自全世界的面试资料;其二,新人开发团队会定期规划不同地域的Casting,比如在青岛、哈尔滨、沈阳等城市召开线下公开选秀;其三,Road Casting,有点像我们熟悉的星探,会在商场、演出舞台等公共场所寻找有潜力的苗子;最后一种就是来自合作伙伴、业内好友以及培训学校的推荐。

可以看出, JYP China 的面试体量非常庞大,但从结果来看,最终能够通过面试筛选、正式成为练习生的人寥寥无几。

一个细节是,奔赴少年出道前的内部名称是 “Project C”,罗言说: “这么多年以来,这个计划里的练习生没有超过七个人。”

你很难去总结所谓的通过标准是什么,就像艺人能不能火也自带一种 “三分天注定”的命数。从成员们的回答中可以发现,面试主要还是看第一眼的感觉和潜力。比如,王天意和黄文锦都提到了一个环节——聊天,相对于才艺展示环节,聊天则占据了更多时间,长达2-3个小时。

相较之下,出道的标准则是非常明确的 ——

当 Project C人员码齐后,团队里每一个人的技术水平都需要磨练到统一程度,同时还要有整体的团队默契。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在不同时间点进入公司的成员们又合在一起训练了很久。

刘淼经常提到词就是 “团魂”、“Teamwork”。在他看来,一个团最重要的就是达成一种“平衡”。“无论你舞蹈能力再好,也不能比别人多一个动作或多一个细节,否则就不是一个团了。偶像团体共同的目标在于传承,至少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公司需要保证的是整个团体的运作。等到了一定时候,再去考虑每个人的个性和商业价值。”

出道前,奔赴少年经历了中、韩两国的练习生生活,每月都有考核,公司需要定期检验他们的训练质量和态度。眼下 即便已经出道,只要当天没有活动,成员们还是要去公司继续练习。

当然,内娱多家头部公司、例如时代峰峻、乐华娱乐也都在沿用这样一套培训模式。被问及什么是独属于 JYP China 的优势,刘淼认为是JYP打拼几十年积攒下来的“家族粉丝”,以及品牌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我们内部对奔赴少年设置了很高的KPI,否则不会这么久才出道。奔赴少年主打的是华语市场,我们希望他们是一支迎合中国Z时代最新审美的内娱男团。”

什么让他们得以出道?

今年是罗言成为练习生的第八年。这个训练时长早已超出公司的预期。

刚进公司时,罗言和刘泽亨一样是练习生里的老幺,没想到老幺最终变成了奔赴少年里的大哥。这其中既有受到疫情的影响,也有同期练习生的离开。

罗言告诉娱理,有一段时间公司的训练室里只剩他和另外一个人, “只有两个人肯定没办法成团,我知道我距离出道那天还有很远。”

他把这八年的心路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最开始是在海外训练,那个时候的罗言对出道以及所谓的未来规划完全没有想法,公司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第二个阶段是回国参加《创造营 2021》,第一次闯到外面的世界、收获了舞台和欢呼声之后的罗言心态有了起伏,他开始思考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最后是从“创造营”回到公司的训练室,巨大的落差感让他再度思考自己的职业方向到底要怎么走,最终决定继续沉淀,继续练习。

“我当然也有想要放弃的时刻,但是后来我发现,如果不做这件事我真的没有其它想干的了,而且都已经坚持了这么久,我一定要有一个结果。包括我的家人和好友,还有这么多粉丝都在看着我,我真的要对得起他们、对得起自己。”

白元昊和黄文锦是 2019年一同进入公司的练习生,一晃也练习了四年多的时间。

他们俩曾在其它公司、培训机构有过短暂的练习经历,但都没有正式签约成为练习生,后来黄文锦被 JYP China 的选角团队在微博上发现,收到了面试私信,白元昊则更加“奇幻”,在广州的马路上被抛出了橄榄枝。

据白元昊透露, 进入公司的第一关是先成为 “试训生”,简单来说就是练习生的预备役,只有通过了这个阶段才能进入Project C, 成为正式的练习生。“那个时候有竞争也有淘汰,有一种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战的感觉,面对考核的压力也会或多或少地怀疑自己。”

黄文锦则是外表乐观,心里会不自觉地预想出最坏结果。比如得知团名时他特别开心,感觉出道这件事终于要尘埃落定了,但转念一想,这其中还是有很多 “万一”,不到最后一刻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在这些犹疑或感到压力的时刻,团队成为抚慰情绪的良药。“当大家组成一个team、劲儿往一处使的时候,会觉得彼此多了一个支撑,再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王天意和刘泽亨则是最后加入的成员,练习时长两年。

据刘泽亨介绍,成为练习生之后 每天上课 +训练的时间大约占据12-14个小时,需要学习包括爵士乐、钢琴课、舞蹈课、K-POP唱跳、作词作曲等在内的十几种课程。 他每个月压力最大的时刻就是迎接“死亡周一”。

“我们每周一都要准备一组表演,工作人员会现场录像,我们的心态就像临近考试前的那种感觉,整个人会特别紧张。”

公司究竟会审查到何种程度?王天意在一旁补充,工作人员检查时会随时暂停,查看他们表演时的某一帧画面动作是否一致,某一个角度是否全体对齐,要求非常高。

作为 JYP家族的男团,全开麦唱跳是团队的必修课,用罗言的话说,“这不是一种压力,而是身为男团必须做到的。”为此,他们会边跑步边练习唱歌、平板支撑练唱歌,或者连续跳好几遍一样的舞蹈,锻炼自己的肺活量,保证气息的平稳。

出道前一年, J . Y .P ark来北京亲自检查成员们的汇报表演,作为老板的他感受到了这支男团未来的可能性,决定将他们送到韩国本部集训。

也是在那个时候,成员们第一次被要求拿着手麦唱跳。 王天意解释道: “其实我们在国内练习的时候一直都是戴着头麦直接唱,所以一开始换成手麦有些不适应。但现在习惯了之后,反而觉得头麦没有拿着手麦扎实。”

在韩国面对更多的、来自各个国家的练习生,少年们的训练强度直线上升,课程也逐步增加至礼仪课、历史课、艺术史课等等。集训的最后一天,为了出道梦想一直努力的他们在本部得到了自己的组合名字 ——“奔赴少年”。

用什么打开内娱市场?

虽然是第一次面对面交流, 娱理 能感受到奔赴少年成员们的性格截然不同。

刘泽亨活泼开朗,总是第一个回答问题,像是一个大写的 “E人”;白元昊话很少,语气总是淡淡的,据说他上一次情绪激动还是2024年看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时;王天意习惯低头不语,但只要多追问几句就会由“i”转“e”开始滔滔不绝;罗言绝对是团队的老大哥,既能活跃气氛又能化解难题;黄文锦笑容格外灿烂,但他的回答往往带着几分悲观色彩。

某种程度上,《创造营》、《青春有你》这样的选秀之所以能够成为新人快速获得喜爱和流量的通道,正是因为观众从真人秀里看到了舞台背后鲜活的人。 但这一定程度上又和韩国传统的造星模式相悖,后者是训练成熟后直接推向市场。

刘淼也注意到了两国市场的些许差异,他说公司在围绕奔赴少年的运营上做出了很多因地制宜的改变。 “比如奔赴少年的出道就不是K-POP式的打法,先是秘密准备,忽然有一天惊艳亮相,其实公司早在他们还是Project C的时候就开始预热了,等到团名确定后又制作了大量自制物料,包括我们现在一直更新的团综,都是为了让外界去更了解他们每一个人。”

但还有一个客观实情 ——内娱的音乐产业链上下游并没有那么完备且成熟,偶像组合发歌之后往往淹没在海量信息中,也缺少固定的打歌舞台曝光。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总说“内娱没有舞台”、“爱豆的尽头是演戏”。

在刘淼看来,内娱偶像行业的生态建设正 在逐渐转好,并且国内市场其实是有偶像组合的一席之地。

“像TME每年都在花重金坚持办这种顶级盛典,也在不断培养新人,这些都给行业树立了信心。只有从平台到我们每一家公司都积极地投入其中,行业才会形成一个良好的闭环。

我们坚信偶像绝不能没有音乐舞台,团的整体呈现一定是在高质量的舞台上,通过音乐和舞蹈技术带来整体的视觉冲击。

在奔赴少年看来,所谓的舞台并没有绝对定义,也可以由他们自己来创造。王天意和刘泽亨互相补充着总结道: “中国的网络渠道非常发达,我们也会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传一些视频,向大家展示我们的技术和魅力,这也是一种不一样的表达方式。”

据刘淼透露,接下来奔赴少年会有签售、巡演,还会继续发新歌。公司没有给他们框定新人阶段的期限,没有让他们必须在 2、3年后达到某种目标。“他们踏进这个圈里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我们先踏踏实实地把该做的事都做好。”

那晚 TIMA后台,奔赴少年和老板J . Y .P ark一起接受采访时,黄文锦有一句话始终没敢讲出来,只停留在了前半句:“希望我们成为中国男团的……”

娱理很好奇: “所以你现在可以说出来了吗?”

黄文锦笑着回答: “希望有一天,如果大家提到中国男团能想到我们奔赴少年,能想起我们的舞台。”

来源:小镇评论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