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竞选:台媒作出预测,一人宣布退选,郑丽文还有机会?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0 10:26 1

摘要:这个消息再一次将舆论点燃,本就不太平静的台湾媒体炸锅,纷纷发表看法预测国民党主席最终花落谁家。

9月18日晚,一则退选声明,打破了岛内国民党主席选举的平衡。

这个消息再一次将舆论点燃,本就不太平静的台湾媒体炸锅,纷纷发表看法预测国民党主席最终花落谁家。

那么这个宣布退选的人是谁,为何会选择在这个距离国民党主席选举登记结束不足一天的时间点宣布退选?

他的退选又会给此次国民党主席选举带来怎样的变数?

9月18日晚,距离国民党主席选举登记截止仅剩不到一天。

国民党团总召傅崐萁一则“成功不必在我,但成功一定有我”的退选声明出现在了社交媒体上。

声明里,他感谢了警界、军公教前辈的期许,也向郑丽文、郝龙斌等参选人送上祝福。

但在此之前,傅崐萁一直被外界视为有力竞争者。

他在立法院与民众党团总召黄国昌的密切合作,让国民党在监督民进党时展现出更强战力,军公教群体对他的认可度也不低。

但这样一位有基础、有战力的人物却突然退选,这难免让人联想到“虚晃一枪”的可能性。

台媒分析,傅崐萁的终极目标并非党主席,而是2028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而这次“参选传闻”更像是一次对自身支持度的测试,看看党内和选民对他的接受度,为后续布局铺路。

更值得玩味的是退选的时间点。

傅崐萁拖到登记截止前最后一刻才表态,既避免了过早退出导致影响力削弱,又能在看清参选格局后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有消息称他已与郝龙斌谈妥,虽未公开站队,但这种“默契”无疑让郝龙斌少了一个强劲对手,也让自己落得“顾全大局”的名声,还能让郝龙斌承下这份人情。

对蓝营而言,傅崐萁的退出确实避免了选票进一步分流,让原本分散的支持力量开始向主要候选人集中。

但这种退出但也让选战的焦点彻底锁定在郝龙斌与郑丽文两人身上。

傅崐萁的退出,让郝龙斌与郑丽文的竞争从“多强混战”变成了“双雄对决”。

尽管最终有6人参与角逐,但大家已经默认了胜利者会在这两人之间产生。

郝龙斌的优势藏在“建制派的默契”里。

9月19日登记当天,他身后跟着赖士葆、王鸿薇等数十位党籍立委,其中不少人此前还为罗智强站台。

这种“集体倒戈”的场面足以说明他在党内的人脉积累。

更关键的是,他手握四大支持力量,季麟连领导的军系(黄复兴党部)即便已被朱立伦裁撤仍暗中支持。

王金平运作下,新北、云林等地方派系也纷纷表态,卢秀燕掌控的台中市“挺卢派”也明确站在他这边。

就连“战斗蓝”内部,也有部分人因赵少康的协调而倒向他。

为了争取更多支持,郝龙斌还公开承诺不参选202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

这种摆明了“只做守门人、不抢位置”的态度,让不少担心“权力独占”的派系放下了戒心。

不过他此前回避首场电视辩论的做法引发了争议,被张亚中批评“怯战”。

虽然后来解释是“沟通失误”并承诺参加10月的两场辩论,但还是让部分党员觉得他“不够果敢”。

郑丽文的底气则来自“基层的呼声”。

作为此次选举中唯一的女性候选人,她的“改革派”形象在蓝营内部很有市场。

党员民调中,她以22.2%的支持度小幅领先郝龙斌的20.5%,这背后是她鲜明的立场和务实的承诺。

她反复强调“台湾人就是中国人”,坚决反对分裂话术,这种清晰的两岸主张打动了不少深蓝党员。

她提出的“三到”主席承诺,“看得到、听得到、做得到”,更是精准击中了基层党员对“脱离群众”的不满,不少人觉得她“敢说真话、能办实事”。

更重要的是,黄复兴系统中有不少人支持她,军系票的分流让郝龙斌的固有优势打了折扣。

不过郑丽文的短板也很明显,地方派系的支持不如郝龙斌稳固,26.8%的未决选民中,有不少人对她“从民进党转籍”的过往仍有顾虑。

两人的竞争已经进入“细节决胜”阶段。

郝龙斌靠派系整合稳扎稳打,郑丽文凭基层动员奋力追赶,票数上的微弱差距意味着,任何一个“关键变量”都可能改变最终结果。

而这个变量,很多人都指向了张亚中。

郑张的合作可能

在郝郑票数胶着的背景下,支持率仅5.3%的张亚中突然成了“香饽饽”。

原因很简单,他的支持者与郑丽文的基本盘高度重合,都是坚定的深蓝群体,若能实现合作,郑丽文的票数将直接实现反超。

而这种合作的可能性,首先建立在两人理念的高度契合上。

在两岸议题上,郑丽文和张亚中有着罕见的共识。

郑丽文多次公开表示“我们就是中国人”,坚定承认“九二共识”。

张亚中则更进一步,直接承诺若当选就恢复“国统纲领”,公开主张两岸和平统一,是所有候选人中立场最鲜明的一个。

这种理念上的一致性,让两人的合作具备了基础,对深蓝选民来说,投票给整合后的“郑张组合”,既不会违背自己的政治立场,又能避免选票分散导致“建制派得利”。

从现实需求看,合作对双方都是“双赢”。

对张亚中而言,他虽然在党内有一定影响力,四年前还险些击败朱立伦,但如今支持率低迷,且遭到赵少康的公开封杀。

赵少康不仅拒绝与他辩论,还呼吁党员不要投给他,导致他在党内愈发孤立。

若能与郑丽文合作,他的理念主张能通过郑丽文的平台得到更广泛传播,而郑丽文若当选后邀请他参与党务,也能让他继续发挥影响力。

而对郑丽文来说,张亚中的2万左右支持者正是她缩小与郝龙斌差距的关键。

台媒估算,若能争取到这些选票,她的得票率将直接突破25%,稳稳超过郝龙斌的20.5%,胜选概率会大幅提升。

不过合作的障碍也同样存在。

张亚中的立场过于激进,侯友谊就曾直言“张亚中当选会让国民党完蛋”,不少中间派党员担心,与张亚中绑定会让国民党被扣上“急统”的帽子,影响2028年选举。

郑丽文若主动伸出橄榄枝,可能会失去部分中间选民的支持。

此外,张亚中对“建制派”的强烈批评,也让郑丽文阵营担心他会不会“反客为主”,引发新的党内矛盾。

但无论如何,在票数差距仅数千票的当下,放弃张亚中这部分选票,对郑丽文来说无疑是更大的风险。

傅崐萁的退选让国民党主席选举的格局彻底清晰,郝龙斌与郑丽文的“双雄对决”已成定局,而张亚中与郑丽文的合作可能性,则成了决定最终结果的“胜负手”。

这场选举的本质,早已超越了“选谁当主席”的范畴,是国民党对“未来路线”的一次选择。

而对国民党而言,无论谁最终当选,都必须明白,选民要的不是派系博弈的胜利,而是能真正对抗民进党、守护两岸和平的力量。

来源:玉沙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