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镜头里,萧秋水从假山石阶一路滚到屋脊,剑断了就用断刃当箭,扎得瓦片乱飞。
“打戏封神、剧情翻车”——《赴山海》这场让成毅粉丝狂喜、却让路人皱眉的18集大战,到底值不值得熬夜追?
先说最直观的那场对决。
镜头里,萧秋水从假山石阶一路滚到屋脊,剑断了就用断刃当箭,扎得瓦片乱飞。
成毅的呼吸声被收进现场同期,观众能听见他每一下咬牙的“嘶”。
这短短两分四十秒,被B站剪刀手剪了800多条二创,弹幕刷“武侠回来了”。
可关掉滤镜再看,远景替身明显,剑锋对不上,威亚线偶尔反光——这些穿帮在豆瓣被截图挂了三天,点赞破万。
为什么同一场戏,口碑裂得这么狠?
扒一下幕后就懂。
武术指导发微博透露,这场戏拍了整整七夜,成毅亲自上阵比例大约六成,剩下交给替身做高空翻。
预算紧张,剧组租不起全景LED,只能选实景加绿幕,后期时间被压缩到十天。
粗糙感不是不用心,是真没钱。
粉丝心疼,路人骂街,两边都没错。
再聊剧情。
原著里,萧秋水内力枯竭后,是靠“忘情天书”顿悟,剧版改成前辈传功。
书粉炸锅:这不就是把“成长”偷换成“开挂”?
编剧在直播里解释,说这样节奏更快,方便24集内收线。
可观众一算,男主从废人到满级只用了一集半,爽点有了,逻辑却碎成渣。
武侠最迷人的“苦练”被删掉,就像泡面缺了那口汤。
成毅的演技成了唯一遮羞布。
他设计的小动作很细:剑断那一下,他先愣了半秒,才用袖子裹住断刃继续冲。
就是这半秒,让复仇的狠劲里透出一点“怕”。
可惜剧本没给柳随风足够铺垫,反派像个工具人,再精彩的打戏也打不动情感。
观众说,“像看两个CG在打架”。
更大的争议是“过关系统”。
剧里,萧秋水每完成一个任务就弹出提示音,弹幕飘过“武侠版王者荣耀”。
这种穿书+系统流在网文里早玩烂,拍成剧却水土不服。
有人觉得新鲜,有人觉得出戏。
导演想讨好Z世代,结果两头不讨好:老观众嫌跳戏,新观众嫌老套。
那还要不要继续追?
给个参考:下周预告里,萧秋水要闯“唐门毒阵”,路透显示用了真火真烟,武术指导换成了《绣春刀》的团队。
如果预算真追加,或许能扳回一局。
至于复仇主线,编剧暗示会有“反杀局”,但没说会不会再靠系统。
观众现在最担心的是,爽点全靠打戏,文戏继续拉胯。
一句话总结:当成毅个人打戏秀,《赴山海》够燃;当武侠正剧,它还差点魂。
想爽,可以开二倍速只看打戏;想品,建议先降低预期。
毕竟,这年头能让观众为一场打戏吵上热搜的剧,已经不多了。
来源:歌唱艺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