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米作为最重要的秋粮作物,提升其单产,对提升全年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通过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深度融合,系统推进玉米单产提升,取得明显效果。
玉米作为最重要的秋粮作物,提升其单产,对提升全年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通过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深度融合,系统推进玉米单产提升,取得明显效果。
等行距变大小行,预计增产30%
今年夏播时,临沭县青云镇卢官庄村的玉米没有采用传统式等行距播种,而是采用新型大小行种植技术:宽行距1.2米,窄行距0.6米,同时提高株距密度。这是今年当地提升玉米单产的一项重要技术。
“年轻村民大多进城务工,留住村里的多是老年人,村民种粮积极性不高,采用的大多也是老品种、老技术。”卢官庄村党支部书记卢洪本说。
今年的夏玉米,临沭县青云镇卢官庄村采用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新技术。
为了解决农业生产老龄化问题,2021年底,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了卢官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动村民以土地入股,很快,村级合作社流转土地达到15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一半多。
成立土地合作社后,为了让规模土地发挥更大效益,村级合作社把1500多亩土地交给临沭县金丰公社进行托管。
“作为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我们凭借自身在农业领域积累的专业优势,为托管土地提供从产前的农资供应,到产中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再到产后农产品销售等全链条服务。”临沭县金丰公社负责人董书通说。
为了提升玉米单产,今年金丰公社在卢官庄推广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这些新技术的明显特征就是采用的大小行种植。
“通过选择优良品种,增加播种密度,配合水肥一体化、化学控旺等措施,提高田间的通风透光,充分发挥玉米边行优势,挖掘增产潜力。”董书通说,“再结合‘两拌三喷’增产方案,预计今年玉米亩产可以达到1300斤,比传统农户种植增产30%左右。”
农企试验示范,种地大户边看边学
桓台县是我国江北地区第一个“吨粮县”,县域小麦单产连续多年位居山东省前列。近年来,桓台县持续挖掘粮食增产潜能。2021年,桓台县与中化先正达集团进行战略合作,搭建起了覆盖农业全链条、服务辐射全县域、带动农民广增收的桓台县数字农业智慧平台,并在唐山镇建立中化农业MAP示范农场项目。
示范农场项目依托3000亩核心种植示范基地,综合运用“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包括卫星遥感监测、精准气象预报、物联网监控设备、数字化种植方案等方面,打造辐射带动桓台县及周边地区的标准化智慧种植体系。中化农业MAP示范农场采用的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使夏玉米实现小面积单产近2000斤的产量。由此带动当地种粮大户开始采用这项新技术。
依托MAP农场的示范,从2023年起,桓台县开始推广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
技术人员在中化农业MAP示范农场采向种粮大户介绍玉米增产新技术(资料图)。
“这项技术把种植密度从原来的4500株提升到5500株至6000株,不仅是密度的提高,更是多项新技术集成应用。今后要提升粮食产量,不能只靠‘一招鲜’。”多次到MAP农场参观学习的当地种粮大户吕茂兴说。去年起,他开始采用这项新技术种植玉米。
“这项技术之所以增产效果明显,关键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实现很好地融合。”桓台县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王锡久说。
省内研发的新技术,破解玉米出苗率低肥效差两大难题
今年7月,农业农村部发布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和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山东省农科院9项成果入选,其中包括夏玉米苗带清茬高质量播种技术入选。
黄淮海是全球独特的一年两熟生态区玉米带,种植制度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小麦收获后夏玉米要贴茬种肥直播。这样容易产生两个问题:
一是普遍存在小麦留茬过高、秸秆处理不到位、秸秆抛洒不均匀导致玉米播种质量不高、出苗率低和群体整齐度差等问题,夏玉米的整体出苗率低于85%;二是由于播种机调控精准度不够,导致播种精准度低、种肥隔离性差、后期脱肥易早衰等问题,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近年来,为了破解这个问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栽培生理与大田农机装备两个学科团队围绕玉米精准播种环节联合攻关,明确了夏玉米苗带清洁和种肥精准同播的关键技术参数,创新出夏玉米苗带清茬种肥精准同播技术及其配套农机具。
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栽培生理团队骨干高英波博士介绍,作为一种创新的玉米播种技术,苗带清茬是指在玉米播种时,采用高速切茬刀,将播种带内秸秆切碎,结合“封闭仓+深松铲+镇压辊”的组合,在玉米播种带上贴地清理小麦秸秆,形成清洁紧实的种床,也就是说“哪里播种,清理哪里”。同时,清理的麦秸被抛撒到播种行之间,起到覆盖保墒的效果。
同时,集成了农艺栽培与农机装备关键技术,辅以精准化信息调控,实现带状清茬精准播种和分层施肥,避免种肥同播中出现的“烧苗”等情况。
据了解,这项新技术可有效发挥玉米品种、肥料产品、农机装备及栽培技术的优势,肥料利用效率提高10.27%,平均增产8.34%,实现夏玉米轻简化绿色节本增效生产。
来源:农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