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青藏高原一位警察用代码践行着他的技术信仰他发明的设备让血液检测从24小时缩短到3分钟他编写的AI系统能同时向数十万群众发出反诈预警他就是青海省海东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副主任陈少峻从法医实验室到抗震救灾一线从反诈战场到扫黑除恶领域他将科研的种子撒在高原大地让创
在青藏高原
一位警察用代码践行着他的技术信仰
他发明的设备让血液检测
从24小时缩短到3分钟
他编写的AI系统
能同时向数十万群众发出反诈预警
他就是青海省海东市公安局
情报指挥中心副主任陈少峻
从法医实验室到抗震救灾一线
从反诈战场到扫黑除恶领域
他将科研的种子撒在高原大地
让创新智慧在实战中生根发芽
他将先进科技
转化为现代警务的锋利武器
用技术信仰
书写出新时代高原警察的担当
从警十年
陈少峻曾获公安部刑事技术
“双十计划”攻关创新大赛优秀奖
公安部与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的
“智慧公安我先行”
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专项活动三等奖
以及青海省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
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警营“爱迪生”:紧贴实战炼真金
2014年
陈少峻怀揣理想
走进海东市公安局法医实验室
3间办公室、5台老旧仪器
与堆积如山的纸质报告
成了他从警的起点
为厘清一组数据偏差
他连续3天查阅文献
并直接向省厅专家请教
为研发“智慧实验室管理系统”
他绘制五版流程表
连续通宵调试算法
该系统使文书处理效率提升70%
错误率降至零
创新脚步从未停歇
2022年
一起命案现场中
血液检测需24小时才能出结果
他当即提出
“要做就做便携设备
3分钟现场出结果!”
没有模板
就查阅国内外文献
缺乏经验
就上百次试验改进
半年后
“手持式碳氧血红蛋白检测仪”
研制成功
一滴血、三分钟即可得出结果
该设备在煤气中毒案件中首战告捷
为案件侦破争取了关键时间
战友们因此称他为“警营爱迪生”
“刑事技术是案件侦破的‘铁证’
容不得半点瑕疵”
10年间
陈少峻累计出具鉴定报告4235份
无一出错、无一投诉
他带领海东代表队
在三届青海省技能大赛中
蝉联团体一等奖
并两夺个人一等奖
令人称道的是
这位“理化专家”
跨界参与全省网络安全竞赛
破解多个攻防难题
荣获团体二等奖
面对评委“搞刑事技术的
怎么网络安全也在行”的疑问
他笑答
“技术都是相通的
关键在于保持学习的心态”
平安“守护者”:万家灯火在心间
2023年12月18日
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
青海多地受波及
陈少峻第一时间随救援队奔赴灾区
寒风刺骨,余震不断
安置点内
群众找不到板房
数据统计混乱
物资发放依赖经验
帐篷里
他借着应急电源的微光编写代码
白天
他穿梭于各安置点收集需求
夜晚
他通宵修改代码
工作人员反馈
“表格太复杂,老年人看不懂”
他连夜优化界面
救援队员提出
“无法实时掌握人员变化”
他立即想办法增加动态同步功能
科技不再是冰冷的数据
而是连接生命与希望的桥梁
经过3天连续奋战
“人房一体化平台”和
“安置登记小程序”上线
涵盖305个行政村、8万余条数据
实现人房精准绑定、物资实时同步
该系统高效支撑药品
投送126箱、棉被800套
规避2处安置点二次灾害风险
2024年3月
海东市民王女士
接到一通AI反诈电话
及时避免了2万元损失
电话另一端
是陈少峻研发的
“反诈预警自动推送系统”
2023年
在办理一起帮信案时
他深刻意识到防诈的重要性
随即带领团队
梳理近5年电信网络诈骗案例
总结出“冒充公检法”“刷单返利”等
12类诈骗手法特征
他带领团队连续工作36小时
反复测试算法上百次
最终落地两套系统
AI电话机器人模拟真人语音
及时劝阻潜在受害人
“两卡”风险核验系统嵌入银行网点
群众办卡时扫码即可识别风险
数据显示系统预警准确率超95%
覆盖1696个银行网点
拦截异常办卡1.9万次
发送反诈提示56万次
“陈少峻是真正
从刑侦一线走出来的技术尖兵
他开发的系统
总能精准破解办案中的难题
是我们刑警身边最可靠的‘技术后盾’”
民警梁剑说
创新“播种人”:科技田间育新芽
2018年冬天
陈少峻为提取一枚模糊指纹
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
徒步两个多小时进入山村
在案发现场持续勘查一周
最终成功锁定嫌疑人
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
公安民警的坚韧与专业
也为年轻同志树立了榜样
在他的示范和带动下
海东市公安局形成
“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氛围
陈少峻不仅自主研发了一款
微表情测谎软件
已辅助审讯500余次
破获案件32起
还积极鼓励和支持
年轻民警大胆创新
多位年轻民警在他指导下
研发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统”
“流动人口管理平台”等
一批实用系统相继落地
民警柳嘉敏说
“他让我们看到
科技在公安工作中的巨大潜力”
为“警营爱迪生”陈少峻
点赞!
编 校丨王雨馨
审 核丨陈立超
签 发丨欧阳锋
来 源丨公安部新闻传媒
来源:平安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