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末投资圈里,一张“下周主打稀土、创新药”的截图悄悄传开(就像你看到的这张图)。不少散户疑惑:这俩看似不搭边的板块,咋突然成了焦点?追进去会不会被套?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是“昙花一现”还是“长坡厚雪”?
周末投资圈里,一张“下周主打稀土、创新药”的截图悄悄传开(就像你看到的这张图)。不少散户疑惑:这俩看似不搭边的板块,咋突然成了焦点?追进去会不会被套?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是“昙花一现”还是“长坡厚雪”?
今天咱们就从行业底层逻辑、政策风向、资金动向三个维度,把稀土和创新药“扒个透”——不仅告诉你“为什么涨”,还教你“怎么参与”,让机会真正和你的“钱袋子”挂钩。
一、稀土:被“卡脖子”逼出的战略级机会,这次真的不一样
(一)供给端:中国握有全球话语权,却曾吃尽“贱卖资源”的亏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小到手机屏幕、新能源车电机,大到导弹制导系统、风力发电机,都离不开它。全球稀土储量不算稀缺,但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80%以上,却曾因“分散开采、恶性竞争”,把“黄金”卖成“白菜价”:2010年之前,国内上百家稀土企业混战,稀土价格被压到成本线附近,相当于拿着战略资源“亏本甩卖”。
直到近年,国家出重拳整合:2021年成立中国稀土集团,整合南北稀土龙头;2023年出台《稀土管理条例》,从开采、冶炼到出口全环节管制;今年上半年,工信部给稀土开采、冶炼企业下达“指标红线”——全年开采量同比仅增5%,冶炼分离量同比增3%。
供给端“紧箍咒”直接推高价格:核心品种氧化镨钕(稀土永磁原料),从去年底60万元/吨,涨到如今85万元/吨,且淡季不淡,丝毫没有回落迹象。
(二)需求端:新能源革命下的“刚需暴增”,未来十年缺口只增不减
供给“人为收紧”,需求却“天量爆发”——新能源汽车是关键推手:一台传统燃油车用稀土永磁材料1-2公斤,而高端新能源车(搭载永磁同步电机)要用5-8公斤。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超1400万辆,2025年预计突破2500万辆,仅汽车领域对稀土永磁的需求,年增速就超30%。
风电、工业机器人、消费电子也在“火上浇油”:风电装机量年增15%,每台风机稀土永磁用量超100公斤;工业机器人销量年增20%,核心电机依赖稀土;消费电子升级(如折叠屏、AR/VR)也在拉高需求。
机构测算:到2030年,全球稀土需求量将是现在的2.5倍,但供给因环保、政策难大幅扩张,供需缺口会持续放大。
(三)产业链核心玩家:从“卖资源”到“吃技术饭”,谁在赚真金白银?
过去炒稀土,看“谁有矿”;现在,产业链利润向“技术端”转移:
上游资源端:北方稀土(包钢集团旗下,独家开采全球最大轻稀土矿“白云鄂博矿”)、盛和资源(海外布局领先,从越南、缅甸进口稀土矿,绕开国内配额)是龙头,但利润受政策、价格波动影响大。
中游加工端:这才是“利润核心”。中科三环(全球最大稀土永磁生产商,供货特斯拉、比亚迪)、金力永磁(高性能钕铁硼龙头,风电领域市占率超40%),把廉价稀土氧化物加工成高附加值永磁体,毛利率超30%,且技术壁垒高,新玩家难进入。
下游应用端:新能源车企、风电整机厂等,利润被上下游挤压,反而不如中游“躺赚”。
所以现在炒稀土,别只盯着“有矿的”,掌握“加工技术+大客户订单”的中游企业,才是真正的“印钞机”。
二、创新药:从“仿制药内卷”到“全球创新”,政策红包砸出的黄金赛道
(一)政策拐点:医保从“砍价”到“撑腰”,创新药终于能赚钱了
老股民对创新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永远的刚需”,恨是因为“研发十年,医保谈判一刀砍到腰”。但近两年,政策风向变了——医保不再“只压价”,而是“既压价,也给钱”。
一方面,医保谈判确实砍高价药,但另一方面,国家设“创新药快速通道”,临床急需新药可提前进医保,且“专利悬崖”(专利到期后仿制药冲击)被延缓。比如恒瑞医药的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进医保后单价大降,但销量暴增,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涨40%。
更关键的是,国家真金白银补贴研发:上海、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园,给创新药企研发投入补贴达30%;科创板为未盈利创新药企打开大门,让它们上市前就能拿巨额融资。政策叠加下,创新药企业从“烧钱无底洞”变成“赚钱新引擎”。
(二)需求爆发:老龄化+消费升级,14亿人的健康刚需挡不住
中国60岁以上老人超2.8亿,且每年千万级增长。老年人群是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群体,而这些“大病”正是创新药的主战场。2023年中国肿瘤药物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其中创新药占比从2018年的20%涨到45%,年增速超25%。
同时,消费升级让大家对“好药”更舍得花钱:过去癌症患者只能用副作用大的化疗药,现在PD-1、CAR-T等创新药虽年花费几十万,但能显著延长生存期,越来越多家庭愿意买单。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将突破1.2万亿元,是现在的4倍。
(三)全球竞争:中国药企从“跟跑”到“领跑”,这些领域已做到世界第一
以前创新药是“美国辉瑞、瑞士罗氏”的天下,现在中国药企在多个领域“弯道超车”:
PD-1/L1抑制剂: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的PD-1药物,不仅国内畅销,还通过海外授权(如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授权诺华,拿13.9亿美元预付款)走向全球。
ADC(抗体偶联药物):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胃癌的ADC药物,市值超500亿,管线中还有多个“全球首创(First-in-Class)”药物。
基因治疗:诺思兰德的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裸质粒注射液,用于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是国内基因治疗“排头兵”,临床试验数据惊艳。
这些“全球首创”药物,不再是“仿制药换皮”,而是真正解决临床未满足需求,也让中国创新药企估值从“仿制药企业”升级为“全球创新药企”,估值天花板彻底打开。
三、下周行情前瞻:资金会怎么玩?散户如何把握节奏?
(一)资金动向:聪明钱已在悄悄布局
从龙虎榜和机构调研数据看,北向资金近一周净买入稀土龙头北方稀土5.2亿元,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净买入3.8亿元。社保基金、公募基金二季报也显示,对稀土永磁和创新药的持仓比例环比分别提升2.3%和1.8%,呈“悄悄加仓”态势。
成交量上,稀土板块的中科三环、金力永磁近三天成交量环比放大50%以上,股价却没大涨,是“放量滞涨——主力吸筹”形态;创新药的百济神州、荣昌生物在底部出现“阳量堆”,资金潜伏迹象明显。
(二)大盘环境:指数震荡下的“结构性机会”
当前上证指数在3100-3200点震荡,成交量持续萎缩,资金不敢碰“大烂臭”,只能聚焦“小而美”赛道。稀土和创新药既“有故事(行业逻辑硬)”,又“有业绩(需求爆发)”,还“有资金(机构加仓)”,很可能成资金抱团方向。
但要注意:若下周大盘突然放量下跌,这些板块或被错杀,因此仓位要控制,别盲目满仓。
(三)操作建议:两类机会,两种策略
短线博弈:关注弹性大的小票,如稀土板块的广晟有色(有矿+小盘,游资爱炒作)、创新药板块的海创药业(次新股+研发管线丰富,股性活跃)。短线要快进快出,严格设5%止损。
中线布局:盯行业龙头和技术壁垒高的公司,如稀土的北方稀土(资源垄断)、金力永磁(技术+客户壁垒);创新药的恒瑞医药(研发管线最丰富)、百济神州(全球布局最深入)。中线可逢低分批建仓,等业绩兑现。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留言说说你更看好谁?
稀土的“战略资源+新能源刚需”,创新药的“政策红利+老龄化刚需”,都是未来几年A股绕不开的主线。但投资从无“稳赚不赔”,关键是搞清楚自己赚“趋势钱”还是“短线波动钱”。
最后想问问大家:下周你会布局稀土还是创新药?或者你觉得还有哪个板块被低估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点赞最高的3条评论,我会私信送“稀土+创新药核心公司研报合集”,让我们的投资思路碰撞出火花!
来源:黑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