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知道吗?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最新数据如同一声警钟:我国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竟然高达73.2%。然而,仍有26.8%的 “控糖高手”,成功让并发症望而却步。
你知道吗?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最新数据如同一声警钟:我国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竟然高达73.2%。然而,仍有26.8%的 “控糖高手”,成功让并发症望而却步。
他们究竟有何 “秘籍”?今天,我就带大家揭秘6个经得住考验的有效控糖策略。
把血糖波动关进“笼子”
美国糖尿病协会在2023年指南中明确指出,比起只盯着空腹血糖,将全天血糖波动幅度控制在3.9mmol/L以内,微血管病变风险能降低42%。很多“控糖高手” 都深谙分餐制的妙处,把一日三餐巧妙拆分成5 - 6餐,每次吃的碳水化合物严格控制在30克以内。
就拿妊娠糖尿病妈妈杨女士来说,经营养师分餐调整后,原本居高不下的餐后血糖,一周左右就稳稳降到了正常范围。
三项体检:并发症的“照妖镜”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研究表明,坚持做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踝肱指数测量这三项体检,患者能提前3年察觉严重并发症的征兆。
每年做1次眼底检查,能在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每半年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为肾脏健康把关;每年测量踝肱指数,能有效预防糖尿病足。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将并发症扼杀在摇篮里。
餐后30分钟:运动降糖的黄金时机
2022年《柳叶刀》子刊的研究成果显示,餐后30分钟进行1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餐后血糖峰值能降低28%。不少控糖达人都会随身携带计步器,坚持每天完成“3个100步”,即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各走100步,简单又有效。
血压血脂双达标:控糖的“第二战场”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给出了明确的血压血脂控制目标:血压需低于130/80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要低于2.6mmol/L,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则要低于1.8mmol/L。
一旦达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能降低51%。可别小看这一目标,很多人就是因为忽视了血压血脂,才让病情恶化。
睡个好觉,给血糖“减负”
美国睡眠医学会的最新研究发现,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胰岛素敏感性会下降30%;入睡时间每推迟1小时,空腹血糖就会升高0.2mmol/L。
控糖做得好的人,大多会在22:30准时入睡,保证7小时的优质睡眠,让身体在睡眠中得到充分修复,血糖也更稳定。
5分钟情绪管理:给血糖“降温”
北京协和医院心理门诊数据表明,焦虑抑郁会让血糖波动幅度增加40%。
控糖高手们常用“情绪急救包”:3分钟正念呼吸,2分钟书写情绪日记,每天进行5次碎片化调节,就能让皮质醇水平下降26%,给血糖“降降温”。
这些控糖策略,并非纸上谈兵的医学理论,而是数万名控糖成功者用亲身经历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并发症并非糖尿病的宿命,只要我们科学控糖,就能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知道大家在控糖过程中,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我们一起携手对抗糖尿病!
来源:十月里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