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竞争下矛盾的美军:既想拖垮中国,又要防止与中国开战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5 19:30 2

摘要:2025年,美国海军在印太地区的部署力度不减反增,目的就是卡住中国出海的要道。第一岛链从日本到菲律宾,美军基地密布,关岛的跑道上飞机频繁起降,监视着西太平洋的动静。印度洋那边,马六甲海峡的航道,美军和盟友的舰艇轮番护航,确保能源通道不落空。

中美之间的大国较量,已经成了全球格局里最扎眼的焦点。

美军作为华盛顿的铁拳,总想通过层层围堵把中国摁住,可转眼又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留神就把火药桶点着。

美国对华策略的根子,还得从海权论说起。

2025年,美国海军在印太地区的部署力度不减反增,目的就是卡住中国出海的要道。第一岛链从日本到菲律宾,美军基地密布,关岛的跑道上飞机频繁起降,监视着西太平洋的动静。印度洋那边,马六甲海峡的航道,美军和盟友的舰艇轮番护航,确保能源通道不落空。

中国想东出西进,总得从这些关口过,美军这手围堵,学的是马汉的旧招,可如今对手不弱,玩儿起来得加倍小心。

2025年6月,尼米兹航母打击群在南海进行常规飞行作业,舰载机轮番起降,宣示存在感。

没过多久,美菲两国海军搞海上合作活动,驱逐舰并排行驶,交换情报,模拟反潜。这不光是秀肌肉,还在拉菲律宾下水,当成前沿哨所。8月13日,美国海军一艘驱逐舰在黄岩礁执行自由航行行动,贴近争议水域,测试中方的反应。

这样的操作年年有,频率却越来越高,美军想通过这些小摩擦,慢慢磨掉中国的耐心和资源。可这些行动风险不小,一艘船多靠近点,误判就可能擦枪走火。美军高层清楚这点,所以每次都强调遵守国际法,保持专业距离,避免升级成热战。

盟友拉拢是美军另一大招牌,从二战后,美国就爱组团打群架,对付苏联是这样,现在对中国也照方抓药。印太战略下,四方安全对话机制运转得顺溜,日本、澳大利亚、印度都绑得紧。

美军和盟友在印太搞多国演习,十二个国家参与,舰艇在南海南部集结,反潜和登陆科目练得热火朝天。澳大利亚的塔利斯曼军刀演习,8月拉上美国高超音速导弹“黑暗之鹰”,部署到澳北,信号直指中国。

菲律宾那边,美军增加四个基地,2025年4月协议落地,装备运进去,士兵轮换驻扎。越南也拿到了美国巡逻艇,南海巡航时,美方提供情报支持。美军这么干,想孤立中国,可盟友们各有小算盘,不是铁板一块,这让围堵网总有点松动。

技术封锁是隐形战线,美军在这儿下手狠。美国商务部继续管制芯片出口,高端货挡在中国门外,目的是卡住高科技。贸易战余波还在,关税壁垒高筑,中国出口受阻,美方却也付出代价,供应链乱套,企业叫苦。

4月,特朗普政府签了关键矿产协议,绕开中国,稳固自家资源链。这样的遏制,想慢慢拖垮我国的创新势头,可我国自力更生,国产芯片迭代快,美军情报报告都承认,差距在缩小。

军工领域,中国高超音速导弹和航母服役,美军模拟对抗时,胜算不再稳当。这让五角大楼挠头,预算砸到8000亿刀,可钱花了,效果打折。

威慑是美军防止开战的底线,副国防部长凯瑟琳·希克斯讲话,列出四条教训,强调与中国竞争得靠综合威慑。印太司令官塞缪尔·帕帕罗在国会作证,谈南海联合行动和力姿调整,目标是让中国明白,动武代价太大。

古巴导弹危机是老例子,美苏当时靠实力逼退对手,现在美军学着那套,航母群在南海巡航,飞机监视却不越线。国会报告警告,阻止与中国战争的窗口在关,2025年得加码军援台湾省,卖导弹、建基地,护航商船通过台湾海峡。

可这平衡难把控,威慑过头,中国反击,美军就得退;太软,又丢面子。RAND的分析说,中美冲突风险高,但合作空间还在,美军得在边缘试探,不敢真赌。

​这份矛盾,还得从美军内部看。陆军战争学院文章讨论适应大国竞争,权衡优先级,印太是重中之重,可欧洲和中东也得顾。

​总的看,美军这矛盾像走钢丝,想耗中国资源,又得防着别摔下去。

战略竞争基调定,合作窗口窄,但总有转圜余地。

伟伟道来|继承并加码,美国对华策略新常态 新浪财经

来源:风吟枪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