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预制菜风波:预制菜没毛病,公关咋能这么不及格?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17:04 1

摘要:首先得说清楚,预制菜这东西真不是洪水猛兽。它是食品工业化发展的正常产物,现在连锁餐饮想做标准化,没有中央厨房送的预制菜根本转不起来。

2025年9月,罗永浩和西贝因为预制菜的事儿吵翻了天,全网都在看热闹,两边各说各的理,到现在也没个准话。

这事我蹲了好几天,越看越觉得有意思,不是预制菜本身有问题,是西

首先得说清楚,预制菜这东西真不是洪水猛兽。它是食品工业化发展的正常产物,现在连锁餐饮想做标准化,没有中央厨房送的预制菜根本转不起来。

就像老乡鸡,人家也用预制菜,但门店里明明白白标着哪些是现做、哪些是半预制、哪些是全预制,消费者看得清楚,也就没人说啥。

本来想,罗永浩这波盯着西贝,会不会有点小题大做?但后来发现,他主张“让消费者知情”还真没毛病。

你想啊,消费者花钱吃饭,总得知道自己吃的是现做的还是预制的吧?这不是挑刺,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里明明白白写的权利。

当然,预制菜也不是啥餐厅都能用,高端餐厅、五星级酒店,人家走的就是新鲜现做的路子,要是用预制菜,那不是砸自己招牌?

但像快餐品牌,用预制菜很正常,只要别卖高价,别瞒着消费者就行。我查过相关报告,现在很多快餐品牌都用预制菜,那些标清楚的品牌,消费者接受度比藏着掖着的高多了。

从西贝这事儿能看出来,大家反感的不是预制菜本身,是“被蒙在鼓里”的感觉。要是西贝一开始就把预制菜的情况说清楚,估计也闹不出这么大动静。

可惜啊,西贝偏偏在危机公关上踩了一个又一个坑。

遇到罗永浩这种“吵架从没输过”的大V,最该做的就是少说话,让专业公关团队来处理。

结果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非要自己上,这不是硬碰硬吗?

贾国龙还想着开放厨房自证清白,本来想这招能证明西贝没问题,结果发现反而把后厨的包装食材全暴露了,罗永浩直接拿到直播间当“证据”,这下更说不清楚了。

更糟的是,罗永浩本来都打算休战了,贾国龙一句“网络黑嘴”,直接把人惹毛了,罗永浩放话“这事没法揭过去”,连劝和的朋友都要绝交,风波一下就升级了。

直到9月15号,西贝才以公司名义发了致歉信,还列了9条整改措施,说10月1日前全国门店都改。比如用非转基因大豆油,儿童餐现炒,烤串现切现烤这些。

看起来挺有诚意,但仔细一看全是漏洞。

消费者问,为啥鳕鱼条要改成大黄鱼?之前用的难道不是鳕鱼?还有非转基因大豆油的事,是不是之前用的都是转基因的?这些问题没说清楚,反而引来了更多质疑。

搞不清西贝为啥不懂危机公关的基本逻辑,专业团队处理这种事,肯定会先统一口径,不会让创始人乱说话,更不会写这么多容易被挑错的整改措施。对比那些成功的公关案例,西贝这波操作确实差远了。

就说海底捞吧,之前也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人家创始人安安静静不说话,全靠专业团队对接。第一时间认错担责,声明写得简单明了,不扯别的,反而让消费者觉得有担当,很快就挽回了口碑。同样是餐饮企业,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现在国家也有《预制菜标识规范》,要求餐厅标清楚预制菜的品类、生产日期这些,西贝的整改措施其实有点符合政策,但就是没做好细节,才让人抓着把柄。

像麦当劳,去年搞了个“预制菜可视化查询”,消费者扫码就能看清楚菜品是不是预制的,怎么做的,满意度一下就上去了。

西贝要是真想解决问题,不如先好好自查,把食材、定价这些基础问题弄明白,别整改完又出新疑问。

然后赶紧找专业的法律和公关团队,统一对外说法,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别再靠创始人个人发言了。

说到底,预制菜本身没毛病,关键在怎么用、怎么跟消费者说。

西贝这波风波,给整个餐饮行业提了个醒:工业化效率要追求,但消费者的知情权更不能丢;遇到危机别慌,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比自己瞎忙活强多了。

希望西贝能吸取教训,也希望其他餐饮品牌别再犯同样的错,这样消费者吃得明白,行业才能走得远。

来源:点尘看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