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被忽视的“温和型”胰腺恶性肿瘤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9 21:26 1

摘要:9月17日,在“益起探‘胰’健康护航”神经内分泌肿瘤科普活动现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胰腺外科主任、普外科副主任刘亮教授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胰腺癌因恶性程度极高被称为“癌中之王”,但发生在胰腺的另一种恶性肿瘤——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却远没有那么可怕。

9月17日,在“益起探‘胰’健康护航”神经内分泌肿瘤科普活动现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胰腺外科主任、普外科副主任刘亮教授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胰腺癌因恶性程度极高被称为“癌中之王”,但发生在胰腺的另一种恶性肿瘤——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却远没有那么可怕。

9月17日,刘亮教授科普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尹薇摄

“两者在肿瘤来源、患者生存率及治疗效果上存在本质区别。若将胰腺癌比作‘无恶不作的杀人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则更像‘小偷’。”刘亮教授解释,由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极低,大众对其关注度不足,反而影响了疾病的诊疗效果。事实上,这种疾病若能早期发现,存在治愈可能;即便发展至晚期,通过手术等治疗也能延长患者生命,这正是开展此类罕见病科普的核心意义。

刘亮介绍,根据202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患胰腺癌的患者5年生存率总体小于13%,而患上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以后,哪怕是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超过50%。但虽然伤害不同,但神经内分泌肿瘤却更容易遗传。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疗难点,首要在于确诊困难。刘亮介绍,患者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平均需耗时4.8年,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发病率极低。神经内分泌肿瘤虽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但整体属于罕见病,人群发病率仅为7/10万,临床接诊案例少,易被忽视。第二该病症状缺乏特异性,仅三成患者会出现“血糖莫名降低”这一相对典型的症状;其余70%以上为“无功能性”肿瘤,患者表现出的全身乏力、皮疹、腹泻、体重下降、烧心、胃肠道出血、黄疸等症状,均无明确指向性。部分患者甚至因皮疹反复就医、始终查不出病因,最终才确诊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对此,刘亮教授给出实用建议:若出现持续不适,但常规检查未发现异常,医生与患者可共同关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可能性,通过增强CT或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虽然难查,但是相对胰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却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手段也较为丰富。刘亮介绍,基于中国上万例病例研究显示,手术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因此符合手术条件的病人应积极接受手术。早期患者有望可以通过手术治愈,而晚期转移的患者仍然可以手术延长寿命,这也是该疾病一大诊疗特点。除此之外,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还可采用生物激素为主要治疗方式,传统的化疗、介入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手段,均能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应用。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