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欧洲的版图上,线条极少规整,民族的边界比地理界线还要模糊。有人一脚踩在英格兰的悬崖之上,十分钟后对岸就是法兰西,彼时却还不晓得,自家的根究竟能延伸到多远?语言、衣着、饮食、信仰,分野总是太滑稽,今天聊复杂的“人种拼盘”历史,先抽去那些学理味儿十足的术语,看看逻
欧洲的版图上,线条极少规整,民族的边界比地理界线还要模糊。有人一脚踩在英格兰的悬崖之上,十分钟后对岸就是法兰西,彼时却还不晓得,自家的根究竟能延伸到多远?语言、衣着、饮食、信仰,分野总是太滑稽,今天聊复杂的“人种拼盘”历史,先抽去那些学理味儿十足的术语,看看逻辑和细节到底能拧到一块什么新鲜汁液!
北极圈下雪夜,斯堪的纳维亚一片雪白,没有喧闹。瑞典挨着挪威,冰岛飘在北大西洋的浪头。孤零零的国家,从头到脚都是北欧人的模样。维京这个词,多少让人心口发紧,但在那四国里,血统和外貌像镜子一样反复折射着单一。瑞典、挪威、丹麦、冰岛,祖上同炉煮出的汤料,金发碧眼,大块头。维京人出海刀剑打天下,却很少引陌生种族回巢。历史没怎么转弯,这块地界混血少见,遗传结果干净利索。
唯一例外算芬兰,芬兰的双语告白本就有点古怪,乌拉尔语突然闯进印欧语的地盘,仿佛把东亚的一半气息藏在森林里。你查一下芬兰人的父系基因,N系单倍群比例高得莫名其妙,东亚亲戚缘分说不准就在某条染色体上玩躲猫猫。过去的维京横行让北欧四国像骨牌一样敲打欧陆沿海,但他们自己却没真让谁进来做客。
德国不是这种画风。汉堡煎牛排,巴伐利亚啤酒,柏林地铁用三种字体排标识,那是汇流河口的痕迹。德国站在东西欧交界,地理本身就是邀请函。罗马帝国瞄准日耳曼部落,一路打到多瑙河,最终却吃了闭门羹。那时德国土地上流浪的民族名单比菜单多,凯尔特、日耳曼、匈人……这戏越演越乱。罗马撑不住后,自己变成游牧民族进攻的晚餐。
法兰克人涌现,撕开了日耳曼与拉丁混血的序幕。查理曼半杯酒征服撒克逊,不光拉开了权力新格局,血缘也开始搅拌。遗憾的地方在于,德国虽多战事,内部未被彻底踏烂。法兰克王国,哪怕征服了撒克逊,还是跟自己人下手。这导致德国多数人都是典型日耳曼面孔。透过统计,按联邦移民局2023年数据,德国超85%人口自认原生德意志——这不是传说。
英国的故事却完全另一本剧本。不只是盎格鲁撒克逊,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每一地都有一点脾气。公元前凯尔特人的围炉夜语,被罗马军团的铜靴踩碎。罗马驻扎300年,把拉丁血液播撒到田间,铁锅里搅进了不列颠岛的锅底汤。之后北边森林躲着原生凯尔特,平原上却迎来盎格鲁、撒克逊等日耳曼部落。英格兰名字就是盎格鲁之地,谁信今天伦敦酒吧里还能碰上纯血凯尔特,算你能点石成金?
维京人也没放弃这块油水地。自8世纪起,维京水手一拨拨袭来。直到1066年诺曼人跨海,英国南部彻底日耳曼化。诺曼其实本是维京后裔的“法国版”,结果法国维京人“二次进岛”变相加码。现代英国人,掀开一层皮,下面是盎格鲁撒克逊、凯尔特、维京、拉丁拼盘。2021年英国政府人口调查显示,英格兰自认盎格鲁撒克逊裔的比例已降至67%,多元性直接写进DNA。
有意思的是,这么看英格兰与德国,似乎德国还更单一?可又有人反驳,现代英德两国因为殖民历史和大移民潮,如今都五彩斑斓——数据有偏差。
法国迈出的混血步子一点不比英国慢。旧高卢人是凯尔特血统,拉丁文明铁蹄一踏五百年。绝大多数高卢本地人逐渐说起拉丁语,连宗教都改口。法兰克人来了再打一遍,混进了日耳曼分支,9世纪维京人还要拦腰搅进诺曼底。法国北部金发蓝眼,南部却常见浓眉黑发,小腿铜色。巴黎地铁查黑皮肤比例都快赶上北非市集,这不是夸张。2022年法国内务部数据显示,法国出生人口中有27%至少一位祖辈为移民,族群杂糅明摆着。
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复杂程度,远不止表面。光一个巴斯克人,学了西班牙语却发誓自己不是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历史上,伊比利亚人、凯尔特、罗马、高卢、日耳曼西哥特、阿拉伯摩尔,轮番登场。阿拉伯人在这片地盘蹲了七百年,语言、饮食风俗一并浸润。现代西班牙,北部巴斯克人、加泰罗尼亚人坚称与马德里城里人不同。2019年西班牙全国人口登记比例,明确自认“混合族裔”的高达33%。
有人斜着眼说,意大利才是“拼盘之王”。意北曾是伊特鲁里亚人的地盘,接着希腊、凯尔特、拉丁一部好戏。最惊悚的换血发生在蛮族东哥特、伦巴第大举南下,三个多世纪没消停。翻开意大利南部祖谱,阿拉伯、希腊、诺曼名字共存在村口。西西里一岛,先后被希腊、阿拉伯、法国诺曼、意大利、北非摩尔统治——只有西西里的葡萄,还是那个葡萄。意大利国家统计局2023年公开数据,意南地区“外来血统”人口比例达48%,俗称家族谱最难考证。你想一刀切意大利人的血统?不大现实。
这还只是西欧的台前戏,中欧、东欧那些国家自古是大国过路点,混杂程度早已超越西方。比如匈牙利本身是乌拉尔语系,祖宗来自亚洲草原;波兰、捷克、奥地利只要地图一攀开,斯拉夫、日耳曼、突厥语族,门口坐满了打牌的人。
单说哪个国家最复杂,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竞争场面恐怕最激烈。意大利南北人说话、吃饭时候的手势都不一样;西班牙人的加泰罗尼亚语,有巴塞罗那“共和国”情绪掺杂。尼采说欧洲是“转轮机”,人种在剑拔弩张中反复变奏——可这些碎片,如果全都剔得干干净净,欧洲历史再没故事可讲。
他是这样看的:血统混杂,并不只表现在DNA统计表上。街头,三代同堂的意大利家庭,有一半根在叙利亚、突尼斯,语言、长相都拉开差距;而德国、法国等国看似同质,其实稳定不过百年,两三代前的祖辈说不准还操另一种语言。
不少人纠结,真有人种“最复杂”的国家?光统计得出标准吗?社会认同、文化归属,往往比血统检测重要。2024年欧洲移民比例创下新高,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大城市街头混杂了来自四海八荒的方言和外貌。这些,都在不断重塑欧洲各国的族群面貌。
可是当天气阴了,博洛尼亚巷子口还是飘着浓浓的番茄味,维京裔的冰岛国王还在朗读古诗。欧洲人喜欢回望自己的祖谱,却总能发现,历史根脉交错着无数外来者留下的痕迹。哪一国更复杂,其实看你从哪儿数起,有时候答案和尘埃一样,永远落不定。
来源:聊历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