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加快普及青少年科技知识教育,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9月17日,以“科学筑梦、创想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晋中市科普月“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之榆次区文苑街小学科普嘉年华如约而至,一场融合趣味与智慧的科学探索之旅拉开帷幕。全校师生、
为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加快普及青少年科技知识教育,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9月17日,以“科学筑梦、创想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晋中市科普月“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之榆次区文苑街小学科普嘉年华如约而至,一场融合趣味与智慧的科学探索之旅拉开帷幕。全校师生、家长代表共同见证科学魅力的绽放。晋中市科学技术协会、晋中市教育局、榆次区科学技术协会、榆次区教育局、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青少年专委会、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晋中分公司等相关领导以及全区中小学分管科学教育的副校长出席活动。
书香传智启新程 科学表演燃激情
“书页载智,墨香传情。”晋中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建强代表市科协,向文苑街小学捐赠科普图书。每本书都是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小窗,为孩子们的科学探索之路添上了“知识砖瓦”,让科学视野在阅读中不断拓宽。
开幕式上,科学的“魔力”率先登场。空气炮发射时,涡旋烟圈如灵动银环穿梭,精准击倒靶标,压缩空气的“无形力量”在眼前具象;面粉爆炸实验中,火光骤起伴随轻缓气浪,粉尘遇明火的危险原理在震撼中清晰揭晓;火焰掌表演更令全场屏息,丁烷在掌心跃动成橘色火焰,却未伤及皮肤分毫,奇妙现象引着孩子们踮脚张望,阵阵惊呼此起彼伏,晦涩的科学原理化作鲜活实践。
文苑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刘丁山发表致辞,言语间满是对科学教育的热忱。他提到,学校始终秉持“让实验成为科学教育的基石” 理念,深耕科学实验教学改革,2025年4月成功获评“全国第二批科学实验校”,通过构建特色科学实验课程体系,打造多层次的科技活动平台,建设沉浸式的科技教育环境,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模式,将实验操作融入每节科学课,让课本上的文字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体验,让科学的种子在一次次动手实践中悄然发芽。
多元活动探奥秘 少年畅想绘未来
开幕式落幕后,校园瞬间化作科学探索的“欢乐秘境”。场馆内,16至25个科技体验摊位星罗棋布,物理、化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知识在此“卸下严肃外衣”,变得亲切可触。
在“马德堡半球”摊位,学生们合力挑战拉开半球,直观感受大气压强的神奇;“静电飞花”实验中,纸屑在摩擦起电作用下轻盈起舞;搭载AI算法的下棋机器人精准落子,引得同学们驻足思考、跃跃欲试。温差发电、人体导电球、克拉尼图形振动实验等项目,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科学原理,在互动体验中培养创新思维。
除现场体验外,科普月系列活动亮点纷呈。科普图书漂流活动从四1班至六6班有序开展,学生在科学教师指导下学习阅读方法、撰写报告,共享知识的乐趣;科学家王月爱带来的《航空航天中蕴含的科普知识》主题讲座,以生动案例和前沿视角,为五年级学生打开探索宇宙的大门;百米长卷绘图活动中,孩子们用画笔勾勒20年后的自己,描绘对未来科技世界的无限憧憬,展现天马行空的创意。
学研赛用筑体系 科技教育谱新篇
在班级竞赛环节,手工制作、科幻画创作、科学小论文撰写等项目激发学生创作热情;银镜反应、大象牙膏等化学实验演示让学生领略微观世界的奇妙;乒乓球叠高、胡萝卜搭高、车模拼装等趣味竞技,则将科学知识融入团队协作与实践挑战。
据了解,后续科普月活动中,现场竞赛、免费公益科普课程、线上知识答题等项目将持续开展,逐步构建“学、研、赛、用”一体化科学教育体系,让科学探索从“一时热闹”变成“长久习惯”。
“此次科普嘉年华,是要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心中发芽,让创新的梦想有处安放。”刘丁山校长的话语恳切而坚定。他表示,学校将继续以“科学实验”为核心,不断完善特色科学实验课程体系、丰富科技活动形式、优化沉浸式科技教育环境,让科技教育成为文苑街小学最鲜明的底色,助力孩子们以科学为翼,飞向更辽阔的未来。
本次活动由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指导,晋中市教育局、晋中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榆次区教育局、榆次区科学技术协会、榆次区文苑街小学、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青少年科技创新专委会、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晋中分公司共同承办,为科学教育进校园搭建起坚实平台。
来源:中国教育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