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赵丽颖上了好几次热搜,但这次不是因为新剧、不是因为红毯,而是因为她牵着儿子的小手,走在去生活的路上,却被镜头紧紧追着不放。
今天,赵丽颖上了好几次热搜,但这次不是因为新剧、不是因为红毯,而是因为她牵着儿子的小手,走在去生活的路上,却被镜头紧紧追着不放。9月19日,有网友拍到赵丽颖带着6岁的儿子“想想”外出,母子俩手拉手过马路。她穿着简单的白T恤、灰色裤子,戴着帽子,弯下腰听孩子说话,眼神温柔。这一幕,像极了我们身边每一位普通妈妈的样子——想陪孩子走一段路,听他说说幼儿园的趣事,看他蹦蹦跳跳地长大。可就是这样平凡的一刻,却被偷拍、被传播、被当成流量素材。这已经不是“想想”第一次被拍了。今年内,他已经第六次出现在各种自媒体的镜头里——逛商场、露营、出门吃饭……一个6岁的孩子,还没真正认识这个世界,就已经活在了别人的手机屏幕里。
终于,赵丽颖忍不住了。她发了一条微博,语气平静却坚定:“‘妈妈’也是我的人生角色之一,陪伴孩子成长是每个妈妈都必然要做的事情。现在以孩子母亲的身份,恳请媒体记者不要把镜头对准未成年人,他们的私人生活应该得到保护,谢谢。”
没有愤怒的指责,没有情绪化的控诉,只是一位母亲最朴素的请求:请放过我的孩子。她的工作室也立刻发声:孩子的成长需要隐私和不被打扰的空间,请大家不要把镜头对准小朋友。是啊,想想是谁?他不是明星,不是公众人物,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他不该因为妈妈是赵丽颖,就要失去奔跑的自由,失去不被注视的权利。
我们常说“星二代”,好像他们生来就该被关注。可别忘了,他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星”的孩子。他们有权利在阳光下长大,而不是在镜头下“被长大”。更讽刺的是,有些媒体一边转发着“保护未成年人”的话题,一边还在发那些偷拍的视频,打着“呼吁保护”的旗号,干着收割流量的生意。这哪里是关心孩子?分明是把孩子当成赚钱的工具。赵丽颖不是没忍过。过去她自己被偷拍,大多选择沉默,走法律程序。但这次,她站出来了。因为当妈的人,底线就是孩子。你可以拍我,但不能拍他。其实,这件事不只是赵丽颖一个人的事,它戳中了整个社会的痛点:在流量至上的时代,我们是不是已经失去了对“人”的基本尊重?尤其是对那些还不会保护自己的孩子?
我们追星、吃瓜、看热闹,但能不能也留一点空间,给那些不该被曝光的童年?与其盯着赵丽颖的儿子长什么样,不如去看看她刚拿奖的《风吹半夏》,去听听她在《第二十条》里的精彩演绎。她的作品,值得我们用更多目光去关注。孩子不是流量,童年不该被围观。请把镜头,留给该被照亮的地方。也请把童年,还给孩子。 来源:海海海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