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文:2025年9月15日至19日,备受瞩目的2025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EASD)于奥地利维也纳盛大举行。这场全球内分泌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盛会,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糖尿病领域权威专家齐聚于此,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最前沿的临床发现与基础研究成果,推动着全球糖尿
引文:2025年9月15日至19日,备受瞩目的2025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EASD)于奥地利维也纳盛大举行。这场全球内分泌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盛会,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糖尿病领域权威专家齐聚于此,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最前沿的临床发现与基础研究成果,推动着全球糖尿病研究的不断发展。
在本届EASD年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杨金奎教授带领的团队共有五项研究成果获选进行口头报告。研究内容涵盖:
糖尿病诊断标准的重新评估;
含糖饮料的全球健康负担;
糖尿病前期进展的高危因素;
中药成分小檗碱调控胰岛素分泌的机制探索;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创新治疗靶点。
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挑战,尤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更受到广泛关注。现整理杨金奎教授重点解读的研究成果如下:
01以肾脏病理为依据重新划定糖尿病诊断切点
研究旨在评估当前基于视网膜病变(DR)风险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是否低估了糖尿病肾病(DKD)的发生风险。通过对5400例接受肾活检者的回顾分析,研究根据DKD病理结果重新设定了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诊断阈值。结果显示,DKD患病率分别在FPG≥5.7 mmol/L、2hPG≥7.5 mmol/L和HbA1c≥6.0%时显著上升,早于DR的发生阈值。新阈值在外部验证队列中显示出与WHO标准相当甚至更优的判别效能,尤其HbA1c为6.0%时敏感度显著提高(86.1%),有助于更早识别高风险人群。图1.基于FPG、2hPG和HbA1c水平分布的十等来划分的DKD和DR的患病率情况杨金奎教授指出,该研究首次以肾活检确诊的DKD为终点,提出肾脏可能比视网膜更早受到血糖异常损害,为修订现行糖尿病诊断标准提供了关键依据。
02含糖饮料加剧青年群体心脑血管代谢风险:1990–2051年全球趋势与预测
研究作者:刘畅
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研究显示含糖饮料所致死亡人数从1990年的2.7万增至2021年的7.5万。尽管卒中与缺血性心脏病(IHD)的总体死亡率下降,其在25~29岁青年中却显著上升。预测至2051年,该群体中与含糖饮料相关的卒中、糖尿病及IHD死亡率将大幅增加,中低SDI地区负担最为突出。
杨金奎教授解析指出,含糖饮料是年轻人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亟需通过税收政策、市场规范与健康教育等多维度措施应对这一趋势。
03中青年男性糖尿病前期进展风险突出:来自北京同仁医院健康队列的证据
研究作者:曹曦,陈冬宁, 栗宇
该研究纳入14624名在职人员,中位随访6年,旨在分析糖尿病前期的自然转归。结果显示,基线糖尿病前期人群中28%进展为糖尿病,18.7%血糖恢复正常。特别在18~40岁男性中,糖尿病发病率高达46.9/1000人年,风险远高于同龄女性及中老年群体。
杨金奎教授强调,该研究揭示中青年男性为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呼吁将糖尿病筛查和干预关口前移,尤其在职场健康管理中需加强该人群的随访与生活方式干预。
04小檗碱调控胰岛素分泌的双时程机制剖析
研究作者:王昊,姜泽钜,王紫璐
研究通过短程与长程给药实验,发现小檗碱短期主要通过抑制KCNH6钾通道促进胰岛素颗粒融合,长期则还能激活cAMP-PKA-CREB通路,恢复糖尿病模型中的双相胰岛素分泌缺陷。
杨金奎教授认为,该结果不仅揭示小檗碱的多机制作用特征,也支持其作为2型糖尿病辅助治疗药物的潜力,尤其是在保护β细胞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
05MAS受体作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新靶点的机制研究
研究作者:曹曦, 杨卫利, 宋丽妮
研究利用Mas基因敲除及激动剂AVE0991干预的PCOS小鼠模型,发现MAS受体缺失会加重卵巢多囊样改变、激素紊乱和胰岛素抵抗,而激活该受体则可改善周期规律、糖代谢和脂代谢指标,并显著提高生育数量。
杨金奎教授表示,该研究深化了对RAS系统在PCOS中作用的理解,为开发靶向MAS受体的治疗策略奠定基础。
总结
杨金奎教授团队的五项研究分别从疾病诊断、风险预测、公共卫生政策及药物机制等多方面提供了代谢性疾病防控的新见解与策略,部分成果有望在未来转化为临床实践,促进精准防治水平的提升。
专家简介
杨金奎 教授
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糖尿病研究所创始人兼首任所长,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学科带头人,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临床联合研究员。
2019年入选“北京学者”。北京市战略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021-2024年连续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北京市第十三、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委员。
重点开展代谢性疾病新药靶点发现与新药研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临床研究;胰岛功能基础研究。
获国家新药证书3项;以第一完成人获中华医学科技奖、教育部科技奖等省部级科技奖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专项及面上项目9项。在STTT (2篇)(IF:52.7) 、Diabetes Care (6篇) (IF:16.6)、Nature Commm (IF:15.7)、Cell Discovery (IF:12.5)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20余篇,他引超过12000次。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
2025EASD现场采风
图源:2025EASD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