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介绍:费健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余年。擅长甲状腺外科手术与微创消融,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长期致力于医学科普,全网粉丝超100万,提供专业、靠谱的健康知识。
作者介绍:
费健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余年。擅长甲状腺外科手术与微创消融,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长期致力于医学科普,全网粉丝超100万,提供专业、靠谱的健康知识。
科普正文:
大家好,我是费健医生。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很多人体检都会遇到的问题——甲状腺结节,尤其是同时患有桥本甲状腺炎的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经常担心结节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
最近我读到了一篇发表在《肿瘤学杂志》上的研究,特别有启发。这篇由高萍、王萍萍等医生团队完成的文章,探讨了 “BRAF(VE1)免疫组化+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 这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在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结节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联合检测的准确率高达90.7%,远远高于单一检测方式!这对我们临床诊断帮助非常大。
我们先来简单理解几个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误伤”甲状腺,导致发炎、功能异常。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内的小团块,90%以上是良性,但仍有一小部分可能是恶性。细针穿刺(FNAC):目前最常用的结节良恶性筛查方法,像抽血一样取一点细胞出来看。BRAF(VE1)检测:这是一种免疫组化检测,用来判断是否存在 BRAF V600E 基因突变——这个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高度相关。❗ 为什么桥本甲状腺炎会让诊断变得更复杂?
很多桥本患者在做穿刺时,会因为炎症背景干扰,出现“看不清楚”“结果不确定”的情况。比如:
炎症细胞和癌细胞在显微镜下有时很像,容易误判;穿刺取得的细胞数量不足,无法明确诊断;超声图像也因为炎症的影响,结节特征变得不典型。这也导致了不少患者被迫接受不必要的手术,或者反而漏掉了该处理的癌变结节。
✅ 联合检测的优势到底在哪?
这篇文章研究了226例桥本合并结节的患者,结果发现:
单做FNAC,准确率约为81.4%;单做BRAF(VE1),准确率约为77.4%;但两者联合,准确率跃升至90.7%!也就是说,“细胞形态+基因突变”双保险,大大提高了诊断的信心。尤其对于那些FNAC结果落在“意义不明确”类型的患者(Bethesda Ⅲ类),加做BRAF检测能有效减少不确定性,避免过度治疗或延误治疗。
总结一下:这篇研究告诉我们几个重要知识点:
BRAF(VE1)免疫组化是一种快速、经济、可靠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结节诊断应更谨慎,推荐联合检测;联合策略显著提高诊断灵敏度与准确率,尤其有助于判断那些“模棱两可”的结节;该方法只需一次穿刺,多用一点穿刺残留液体即可完成,非常方便。费医生的建议:
如果你是一名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同时发现了结节,别慌!建议:
定期复查超声,关注结节变化;若医生建议做穿刺,可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加做 BRAF(VE1)免疫组化;尤其当穿刺结果不明确时,联合检测能提供更多参考。现代医学的发展让我们有了更多“武器”去应对疾病的不确定性。我也希望通过科普,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前沿又实用的方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如果有疑问,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文献出处:
高萍, 王萍萍, 张立平等. BRAF(VE1)免疫组化联合细针穿刺细胞学在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诊断价值分析[J]. 肿瘤学杂志,2025, 31(7): 621–626.
推荐理由:
该研究设计严谨、数据详实,紧密结合临床痛点,为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结节的患者提供了更优的诊断策略,值得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
希望每个人都能科学应对健康问题,安心、放心地生活。我们下期再见!
✨
费健医生
2025年于上海瑞金医院
来源:费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