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眼下,赤峰市阿鲁科尔沁草原进入接羔保育的关键时期,伴随着一声声脆嫩的“哞咩”声,勤劳的牧民们正为新一年的生产生活忙碌奔波,一只只小羊羔的到来也为草原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4月11日,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现代化牛棚。金柱 摄
眼下,赤峰市阿鲁科尔沁草原进入接羔保育的关键时期,伴随着一声声脆嫩的“哞咩”声,勤劳的牧民们正为新一年的生产生活忙碌奔波,一只只小羊羔的到来也为草原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4月11日,阿鲁科尔沁旗牛羊养殖区域。金柱 摄
4月11日,罕苏木苏木乌日图呼布嘎查牧民海棠夫妻俩正忙着为牛添加“营养餐”,虽然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忙碌,但他们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她家有100多头基础母牛,目前已产犊40多头,还有20多头母牛待产。为确保春季接羔顺利进行,入冬之前海棠早早储备了18万斤饲草,10万斤青贮,并且使用全混合日粮制备机对饲草营养进行科学配制,确保牛犊饲草营养均衡。
4月11日,小羊羔围在妈妈身边。金柱 摄
走进罕苏木苏木呼斯图包勒格嘎查大自然养殖合作社,此起彼伏的“咩咩”声不绝于耳。暖棚内,刚出生的小羊羔依偎在母羊身边,工作人员正忙着照料新生羔羊。这几天合作社的800多只绵羊陆续产下了300多只羊羔,预计接春羔450多只。合作社不断对畜群进行调整,现有的500多头牛全部出栏,又从鄂尔多斯购买了绒山羊1200多只,发展绒山羊1500多只。
4月11日,一大群小羊羔。金柱 摄
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不仅通过各类政策、项目,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饲草料储备等工作,还通过技术指导、业务培训,提高广大牧民群众科学搭配补饲、母畜孕期管理、羔羊常见病防疫防治等方面的常识,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精细化养殖,极大地提高了畜牧业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了全旗接羔保育工作的顺利有序推进。
4月11日,小羊羔调皮地站在一块木头上。金柱 摄
目前,阿鲁科尔沁旗的春季接羔保育工作井然有序,已接活牛犊4.15万头,成活率达到95%以上;接活羔羊26.4万只,成活率超过96%。
4月11日,阿鲁科尔沁旗牛羊养殖区域。金柱 摄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肖璐
新闻编辑:杨洁
来源:内蒙古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