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闲暇之余,很多人都喜欢和三五好友或者家人拉个群,聊点八卦,吐个槽啥的,这样可以放松一下心情,缓解一下压力。日前,浙江杭州一女教师林女士,因为在两个“三人群”内八卦了未经证实的信息,结果被拘了2天,这让她很是不忿,已经上告,要求撤销处罚、赔偿道歉。
闲暇之余,很多人都喜欢和三五好友或者家人拉个群,聊点八卦,吐个槽啥的,这样可以放松一下心情,缓解一下压力。日前,浙江杭州一女教师林女士,因为在两个“三人群”内八卦了未经证实的信息,结果被拘了2天,这让她很是不忿,已经上告,要求撤销处罚、赔偿道歉。
林女士到底说了什么八卦消息,引发这么严重的后果呢?她先后在有自己和父母的家族群,还有两个好姐妹的闺蜜群里,八卦起学校某女老师从事不正当行业的消息,并且还把相关信息单独发给了赵某某。
没想到这件事竟然让当事女老师知道了,她是个刚入职不久的老师,平白无故被这么泼了脏水,自然是不干,于是便在同事的陪同下报了帽子叔叔,帽子叔叔经过调查认为:林女士这行为构成诽谤,而且给那位老师“正常工作、生活、身心健康、名誉造成较大影响”,属于“情节较重”,直接给了她行政拘留2天的处罚。
面对这样的处罚,林女士觉得不服,认为自己只是跟父母,闺蜜私聊,信息虽然未经核实,自己也就是随口说说,也没有进行大范围传播,觉得对自己的处理过重。
不过,从一个旁观者角度而言,林女士行为是肯定不对的,虽说没有故意传播,但最终消息都传到当事人的耳朵里,可见传播范围并不小。很多事不就是这样,一个人知道了,可能就会有十个,百个人知道。所以林女士可能没有传播的故意,但客观上已经造成传播的事实。
诽谤的定义是“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这里的“散布”,不一定非得是“大范围公开”,只要是让除了自己之外的人知道,并且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就可能构成诽谤。
可能林女士觉得“就是跟朋友随便说说,没人会当真”,但她忘了:谣言这东西,不管你是不是“随便说”,只要说出去了,就可能有人信。她爸妈听到这话,会不会真的觉得“那个老师有问题”?她闺蜜会不会跟别人提一嘴“我朋友说某某老师怎样怎样”?
而且林女士不仅在群里发,还单独发给了赵某某。这就不是单纯的“家庭聊天”或“闺蜜吐槽”了,更像是主动把信息传递给更多人。所以不管是不是故意,说出的话就要负责任,尤其是那种能毁人清白的谣言。
这事儿也给我们大家提了个醒,“小范围聊天就没事”也要慎言,没有核实过的消息最好不要随意发布,我们平时跟家人闺蜜聊天,吐槽是可以的,但别瞎编瞎传。比如你觉得某个同事做事不地道,可以跟闺蜜说“我觉得他这次处理得不太好”,但不能说“他肯定收了好处”“他私生活不检点”——前者是主观感受,后者是捏造事实,这俩性质完全不一样。
还有,遇到没核实的信息,别轻易转发。哪怕是别人跟你说的,你也得先想想“这是真的吗?传出去会不会害了别人?”。尤其是涉及到别人的名誉、隐私,更得慎之又慎。
来源:维运案件观察